工业设计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设立于 1993 年,是江西省高校最早设立的工业设计专业,隶属于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专业于 1993 年首次工科招生,2004 年工业设计专业被授予江西省品牌专业。依托该专业,工业设计系 2000年获设计艺术学(现为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 年获工业设计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领域,2009 年获艺术专业硕士(MFA)授予领域,2016年获“艺术管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设计艺术学科被授予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在2018年江西省首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江西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及南昌大学进行“部省合建”、“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助力江西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确保长期保持全省高校的领先地位。2020年以南昌大学设计学学科、材料学“双一流学科”、理工一部和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平台为依托,在全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中设立首个以照明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智慧照明设计方向”。以家居智能照明、公共智能照明、智慧城市照明以及跨学科整合设计等泛照明产品为指向,构建特色鲜明的交叉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2、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硕导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在读博士2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老中青搭配合理,职称和知识结构组织合理。近年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主创或指导学生获得红点奖、iF奖等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打造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和教学工程项目。开设《设计工作坊》等特色课程,以市场为导向,引入校企合作的实际课题,聘请资深工程师、设计师进行联合授课和指导,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转化。建立研究方向明确的导师工作室,结合特色课程,学生参与从研究、实验、制作,到成品的整个过程,替代了或优化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水平。通过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举办专题讲座、研讨、竞赛,设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承担政府部门的研发项目,逐步建立产、学、研、政、商合作的实践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合作制度,使教学与科研在产业基础上得到更好的连接,增强了师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科研建设,融入社会服务。成立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致力于工业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方法论研究,强调与不同学科领域及产业的协同、整合和渗透。在江西提出工业强省和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政策利好下,在中部产业链逐渐完善的环境下,以“赋能创新”为导向,以地方产业为需求,促进研究成果孵化、转化,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学术交流及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和学术讲座,主办、承办学术会议和展览。与此同时,持续推进以“学科交叉”、“产业需求”、“重大课题”为导向的三大平台建设,为加强学科建设赋能。2019年成为内地20所发起高校之一,参与发起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大学。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大学的宗旨是“大学与大学联合、大学与产业联合”,是全球第一所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大学,充分发挥成员优势资源,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构建创新产业深度融合机制的新动能平台。平台以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需求、真正项目为工作内容,课题采用合同制,管理和使用来自企业和社会的真实研发经费。研究团队以各高校本科以上在校学生为主,以跨学校、跨学科的学生混编共创为特色,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和人才交流。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工程相结合,统筹科技、文化、资源、环境、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学科知识全面,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突出,尤其能够熟练掌握科技原理,注重工程技术运用,具备良好表达、沟通和管理能力,并具有前瞻性、国际化视野,跨界交叉思维和整合创新理念,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研发、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1)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本专业在省内率先树立了直接面向市场、深度融入产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以产业需求引导教学方向,教学成果回馈产业需求,同时研究成果转化教学资源。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理念,成立了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平台。(2)实施“品牌专业”驱动战略本专业为首批江西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是省内高校最早设立的工业设计专业,在2018年江西省首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长期以来,紧紧围绕“品牌专业”进行内涵建设,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结构优化、质量提升。(3)构建交叉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综合性、多学科的优势,进行深度交叉与融合。达到兼容并蓄、融合共生、协同创新、整体提升。完善的学科体系、专业结构使培养模式和教学机制更加多元化、科学化、特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