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天津工业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理工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22-83955227

官方网址:https://www.tiangong.edu.cn/ https://zsb.tiangong.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2020年我校新增三个本科专业

时间: 2020-03-08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2076 收藏

   

      3月3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申报的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新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将在2020年开始招生。



人工智能专业:专业代码为080717T,设在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自2020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获批对我校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增强我校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深度合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养方向: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方法、技术与软件工具,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模型分析、软件设计、项目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技术人才。经过参加实际工作的锻炼,成为具备良好的科学与工程素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富有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开设课程:人工智能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通讯与网络、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与云计算、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等课程。本专业设有多个机器人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实践平台,开设多门与机器人相关的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能很好的实现学生对智能机器人控制、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其专业代码为101011T,设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自2020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获批对我校新兴工科专业的引领、增强我校智能医学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推动智能医学相关的产、学、研、医深度融合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养方向: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的医工复合型领军人才和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或医疗机构中从事智能医学图像处理、智能检验、智能手术、精准医疗、智能康复、智能医学病案管理、远程医疗等相关工作;或在高校、研究院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相关企业中从事智能医学仪器的研发、智能医学系统的搭建、智能医学数据的挖掘以及有关智能的生理心理机制的研究等科研或管理等工作。


开设课程:该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医用电子技术基础、智能医学工程伦理、智能医学工程导论、认知神经科学导论、智能医学图像处理、医用智能机器人、智能医学信号处理、智能传感器与医学工程、智能服装与可穿戴技术、医学技术创新方法等。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11TK,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制4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自2020年开始招生。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属于教育部审批的特控专业,2018年、2019年全国分别仅有18个和25个高校获批设置该专业。


培养方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突出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与运维、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工作。


开设课程:我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在计算机学科平台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网络架构与安全、入侵防御与Internet安全协议、终端安全与接入控制、网络攻击与防护、网络服务与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与风险管理、网络安全法律与伦理、云计算与云安全等。


    年来,学校围绕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优化推动传统专业改革升级。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天津工业大学“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创建了从“适应需要”到“引领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模式,形成了传统工科专业为支撑、新兴工科专业为引领,各专业交叉协同的专业发展新格局。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