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安徽理工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理工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554-6632810

官方网址:http://www.aust.edu.cn/ http://zs.aust.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袁亮院士:双碳目标下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建设思考

时间: 2022-07-27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3101 收藏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于2020 年宣布“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现阶段全球超过137个国家提出“ 碳中和” 目标或愿景,优化工业和产业结构、能源供给消费结构,加快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效,煤电装机占比下降,煤电发电量占比从 74%降至 61%,煤电装机占比历史上首次低于 50%。 清洁能源占比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27%提高到 43%,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从17%提高至32%,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但化石能源占比依然偏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 CO2 排放国,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52.4 亿 t标准煤,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56%,每年 CO2排放量达100 亿 t左 右,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单位GDP碳排放量为6.7 tCO2/万美元,是全球平均值1.8倍。 双碳目标下我国面临碳排放强度稳定降低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挑战。

以推进绿色低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储体系建设为基本思路和举措,稳步开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我国风、光、热能储量丰富,其中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5.3亿 kW,占比24.31%。 预计2030 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将达到12亿 kW,占比达到50%。地热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开采储量为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2.5倍,其中距地表2000 m以浅储藏的地热能为2 500 亿 t标准煤。 然而新能源富集区“ 弃风、弃光、丢热” 现象广泛存在,同时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为新能源的稳定开发利用带来了挑战,加快发展新型储蓄供能体系是保障绿色低碳能源安全供给的重要保障。

我国待开发利用的废弃矿井达10000余处,废弃矿井中赋存煤炭资源量高达420亿 t,非常规天然气近5000亿m3,地下空间资源超156亿m3,新增采煤沉陷区面积超6万km2 ,矿井水、地热等资源丰富, 新型清洁能源供储潜力巨大。 国内外在废弃矿井瓦斯抽采、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油气储备、光伏发电等方面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徐州、抚顺等资源型城市以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为抓手,提升了潘安湖采煤塌陷区、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等资源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形成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打造了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的样板。

围绕废弃矿井综合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建设,聚焦煤炭地下气化、瓦斯全浓度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新型物化耦合储能、CCS/CCUS 等领域的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理论研究,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着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为能源领域无碳、减碳、去碳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一、多能互补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工程地质安全保障相对滞后。废弃矿井地质结构复杂,断层、褶皱、陷落柱、破碎覆岩等潜在隐蔽地质结构异常体遍布矿区,煤层气串流、矿井水突涌、受限空间坍塌等资源开发遗留灾害突显,威胁矿区全域生态环境,增加废弃矿区的二次开发利用难度。基于全生命周期规划的地质实时勘探监测手段亟需深层次创新,全矿区气、液、固时空演化监测传感系统体系有待构建,空天地一体 化立体异构全息融合技术有待突破,加快研发声、光、 核、磁、热等先进裂隙演化与分布、气液固三相介质、 能量传递与耗散等多元全息感知、探测和监测技术,为地层减沉降渗、污染物源头防控及地表植被复垦技 术提供支撑,切实保障废弃矿区的地下工程建设、 CCUS 工程实施、气水光风热多能供储体系与生态工程固碳功能安全有序建设。

多场耦合灾变机理亟待突破。废弃矿井动静多场演化与多相流体运移分布尤为突出,煤岩动力失稳与含污介质大范围远距离扩散迁移污染水土环境频率跃升,破碎煤岩-孔隙 水-瓦斯-地热动态耦合与多模态演化更为强烈 。破碎地层多元多参量间动态互联关系有待深入揭示, 破碎-非破碎地层间耦合转化关系有待研究,微细观介质吸附解析转化有待阐明,宏观地层破损形态与稳定结构有待探索,人工胶结介质与破碎地层耦合固结规律有待研究,受限空间地下构筑物与围岩稳态响应规律有待揭示。 破碎围岩稳定演化与多相流运移新型模型所涉及到的多元因素与影响因子有待探明,新型废弃矿井综合多相多场耦合模型亟待建立。现阶段微-细-宏观地层破损与愈合时空规律仍不清楚,灾变前兆信息判识标准体系仍未建立, 多元场景应用条件下灾害发生类型、等级及危害程度仍没有充分认识,煤岩变形、孔隙水压和瓦斯流动规 律缺乏现场实测和认识。充分融合基础理论分析、物理/数值模拟、工业试验等一体化多场耦合研究手段,充分认识不同参量间关联关系,掌握大范围、多维空间扰动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热场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废弃矿井服役提供可靠的地质、力学和渗流环境认识,服务废弃矿井改造与维稳技术开发应用。

关闭矿山评价方法及应用分析。采矿区巷道地下空间与地表沉陷区域重构了地质资源空间分布,为地表规模化风、光能发展与地下水、热、气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充分条件。 基于工 程地质状况与新能源供应体系适用条件综合评估的废弃矿井多能融合综合发展规划体系尚待构建, 风、光、水、气、热富集区与废弃矿井密集分布区广泛叠置分布,基于废弃矿井的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亟待构建,地表塌陷区风、光能分布式新型发电技术装备有待研发,地热、煤层气能源转化技术有待突破,以地下空间、水、气为核心的综合储能体系结构有待优化,基于分布式能源发展需求的地上地下空间修复技术亟需突破。 废弃矿井是规模化清洁能源供给储蓄分布式载体,现阶段因地制宜的废弃矿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研究仍然薄弱,国家层面缺少整体战略,开发利用总体规模、整体技术水平、现实效果等不能满足高质量能源供给发展要求。 加快推进废 弃矿井多能系统性、规模化、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激活废弃矿井天然清洁能源主体潜力,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统筹部署、科学规划,变产煤为产电、产 气、产水,开辟绿色清洁能源新途径,为国家提供清洁能源,推进能源行业高质量稳定可持续发展。

碳汇碳封存利用技术有待提升。废弃矿井地层结构经历破裂-压实循环演化过程,充分发育的裂隙孔隙岩层为CO2 气体介质提供了丰富的赋存空间,地表塌陷区水系资源环境丰富了生物碳汇资源。 然而废弃矿区重构地质碳固结面临CO2逃逸污染原位地质生态风险,传统碳封存利用技术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固碳与碳汇规 律特征有待探索,废弃矿区CO2系统捕集基础理论与 方法有待开展,废弃矿区资源气化转碳机理与捕碳方 法有待研发,封存CO2 多元转化机理与时空运移尚认识不清,废弃空间CO2逃逸路径与感知监测理论有待掌握。 加快掌握废弃矿区碳汇规律,推进新型碳封存与利用技术研发,形成废弃矿区规模化负碳技术体系,实现生态固碳与工程固碳双轮驱动体系。

安全与应急救援技术有待研发。废弃矿区涉及清洁新能源稳定生产与生态工程安全高效固碳,包括能源体系、储能体系、统筹管理规划体系,系统性与模块化配合性要求高,模块有序运 行与模块间互耦行为是废弃矿区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现阶段废弃矿区储供与负碳的应急救 援体系仍处于空白,应急救援基础理论与关键核心技术有待攻关,智能自适应多情景救援机器人有待研发,多源信息耦合三维实景建模有待进一步突破,高速度、高带宽、强抗干扰信息采集传输技术有待提升,潜在隐蔽灾害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平台有待研发。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安全应急救援系统技术装备体系研发,是废弃矿井永续清洁能源储供与负碳高效运行的强力保障。

二、废弃矿井多能互补体系科学内涵

废弃矿井多能互补体系为集风、光、热、水清洁能源生产、储备、转换与生态工程固碳于一体的产-储- 固智慧新型负碳绿色能源供应体系,集成多元地质信息感知、多种能源融合、物化联合储能、碳固结与利用、多网智慧调控、智能应急救援等基础与工程科学,以地表地下空间为载体,数字孪生技术为支撑,多维度分级分类分区域联动能源生产、储备、供给与碳捕 集、封存、利用体系,实现清洁能源稳续供给、碳永久封存、能-碳平衡共存,如图所示。

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

废弃矿井多能互补体系聚焦低浓度瓦斯抽采利用、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新型综合储能、煤基多源固废利用、分布式智能电网、数字孪生全息联动领域,突出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引领性创新,着力加强战略研究、基础研究、共性技术与装备攻关,破解高效生产、多能转化、减固碳关键核心技术,优化工艺技术, 保化、安全化、资源化、功能化,支撑净零碳数字能源 实现能源生产端透明化、智能化、减灾化、低碳化,能 供储工业。 源转化端电气化、氢氨化、材料化、势能化,固碳端环保化、安全化、资源化、功能化,支撑净零碳数字能源 实现能源生产端透明化、智能化、减灾化、低碳化,能源供储工业。

统筹考虑双碳战略目标与能源安全战略保障,提 出实现废弃矿井绿色负碳多能互补开发利用3步走战略:第1步是实现生态碳汇与 CO2 地质封存,有效吸收矿化CO2,形成负碳涵养主体,加强水、光、风、热 等新能源开发,推进技术革新;第2步是规模化抽水 蓄能、压缩空气储能、氢氨储能等新型废弃矿井储能模式,实现废弃矿井多能耦合稳定平稳供给;第3步是深度融合智慧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三维动态虚拟映射工程大数据体系与空间灾变信息,构建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分布式智慧电网体系与数字孪生管控系统,实现废弃矿井能源稳定高效供给与减降碳高效运行。

三、废弃矿井多能互补关键科学问题

废弃矿井多能互补低碳绿色开发利用涉及多学 科交叉领域、内容错综复杂,实施过程需要解决诸多科学问题。

数字工程地质。废弃矿井遗留井巷、采空垮落区、离层裂隙、地质异构体等复杂地形地质实时动态演化信息的精准掌握,支撑废弃矿井多元多场景开发利用,废弃矿井多能互补精准开发在该方面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智能精准探测与动态可视化显示、工程地质智能评价、4D地层信息全景重构,聚焦复杂岩体介质物理信号精细探测响应特征和反演解释理论研究,透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的废弃矿井地下空间精准探测模型与技术研发,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多场定量感知与动态可视化,及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利用工程地质智能精准评价体系。

多场时空耦合演化。安全稳定的废弃矿井空间环境与平衡稳定的循环体系是多场景开发利用的基本保障。 废弃矿井物质环境与能量环境在动态循环过程中形成冲击动静载荷与多源紊流复合扰动失稳现象。 废弃矿井多能互补精准开发利用在该方面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岩土体动力破坏机理及围岩状态评价方法与稳定策略,不同工况下矿洞水库岩壁应力变形与渗流分布规律,获取多元开发利用情景下地层应力场、渗流场、 裂隙场及溶质输送反应耦合演化特征,揭示不同工程布局与地层多场响应特征的时空耦合关系,建立多工艺协调开发扰动下的失稳损伤、溶浸液扩散演化模型。

功能地层空间维稳。废弃矿井利用面临多尺度、多形态与多源的受力环境,载荷历程路径复杂,受力变形演化期长,动态研究分析难度大等难题。废弃矿井多能互补精准开发利用在该方面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复杂介质在多力源、固液气三相、交变应力-冲击应力-热应力等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本构关系及破坏规律、深部煤岩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模型及其参数反演、巷道群在储能和释能下的应力分布特征、 地下水库围岩稳定性控制。

风险超前精准预警。关键装备环境健康监测预警,关键设备正常运行时监测的大量数据模型,集成历史数据样本,废弃矿 井环境风险辨识是废弃矿井永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废弃矿井多能互补精准开发在该方面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地下水水环境监测终端研发,安全风险综合感知、传输、判识、评估、应急 响应、调度一体化平台(包含围岩失稳、透水、污染、 地震、洪水、地质灾害等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基于多网融合技术和大数据、云技术,可实现动静冲击作用气、液、固耦合灾害、机电多源故障、水体渗漏、水体污染等多源海量动态信息远程在线传输、存储及信息挖掘的系统平台,环境状态评估与异常预警机制,安全隐患实时前兆判识,灾源指标临界值、多源灾害远程 在线智能预警体系。

智能应急抢修救援。地质灾害、工程扰动等引发的系列围岩失稳垮落、重型装备损伤及监控通讯管理系统中断,应用多源应急调控救援模态化方案与紧急调配体系,实现快速精准救援与系统功能恢复。废弃矿井多能互补精准开发利用在该方面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虚拟现实多源动态信息交互技术、精准定位与最佳救援通道甄别锁定技术、两栖模块化智能搜探救援装备、4D救援现场原景数字模型、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远程智能调控系统、机器学习多灾变救援场景与救援方案算法、卫星遥感联动多栖侦救一体化无人智能装备技术。

四、废弃矿井多能互补主要研究方向

数字孪生工程原态场景。深度融合 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 等现代通讯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实时提取废弃矿井立体 空间信息数据、构筑物、损伤煤岩结构、多相流体运移动态信息,实现空天地一体化饱和式信息提取与4D多源模型数据实景重构,构筑废弃矿井多能互补多元情景数字孪生系统。

(1)基于声、光、核、磁监测监控设备研发,强适应废弃矿井流固冲击荷载环境,高监控参数指标,高保真监测信号与接收传输技术,构建系统框架和数据 模型、可视化、空间分析等方法体系,空间表达方法及数字地下空间组件化系统设计方法,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数据分类和标准,适用于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数据交换,标记语言数据模型、地下空间与工程的元数 据,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库,地下空间海量数据的三维 与四维快速存取技术和时空建模方法。

(2)全时空多源信息实时感知,安全风险双重预防闭环管控方法,全流程人-机-环-管数字互联、数字协同运行,复杂地层多源数据的建模方法和基于特征的地层空间建模方法,三维和四维地下空间与工程的可视化技术,系统的图形平台和增强现实技术,海量数据的快速采集方法,尤其是基于数字照相的数据采集方法。 勘探-钻探-表面扫描数据采集,岩土原位测试数据的实时反分析法。

(3)计算机科学、海量数据存储、卫星图像、宽带网络、互操作性、元数据、图像识别、数据整合、可视 化、虚拟现实技术,时空条件下隐蔽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数字化表达与可视化。

(4)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坍塌特性、 蠕变时效特征,含水量、孔隙比、渗透性、各向异性、不均匀性等信息提取,数字模型与数值模型的一体化分析方法,4D地层模型重构与串流、涌水、区域垮塌、内衬结构失稳、功能空间渗漏、管理调度机构失灵等事故信息判识。

工程扰动多场耦合灾变演化。资源开发、 CO2地质封存与工程利用对废弃矿井空间形成复合多类别叠加扰动,流体运移与围岩复合交变原位失稳与动态演化平衡,揭示多场耦合条件下地层演化与工程稳定机制,构建灾变前兆信息指标体 系,形成多元多场景条件下废弃矿井多场耦合致灾判识模型。

该方向主要包括:

(1)复合工艺地层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耦合演化分析,多相介质耦合作用煤岩力学与物性演化规 律,固、液、气介质溶质渗流、迁移、转化、扩散、分布时空演化特征,多相多场耦合液、固、气介质运移分布定量表征,各项异性裂隙孔隙网络衍生与扩展展布规律。

(2)废弃矿井区域原生/扰动地质特征,基于时空分布的气液运移-动态聚集规律,循环流体荷载作用下深地硐室群围岩稳定性与防渗防控方法。

(3)废弃矿井地层温度场、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溶解反应场、迁移场耦合演化机理与气、液、固介质渗流、迁移、吸附、转化机制,构建封存多相多场耦合作用模型。

(4)遗传算法、模糊数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手段,构建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废弃矿井资源开发潜力动态模型,提出废弃矿井多场耦合风险指标体系与预警评判标准。

创新多能互补技术体系。围绕废弃矿井空间、水、热等资源,推进风、光等新能源及CO2与煤基固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多能互补与负碳能源体系,规划协同作业工艺工序体系,实现废弃矿井永续能源载体与负碳储蓄体价值。

该方向主要包括:

(1)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氨储能新型储能体系构建,多种储能体系自洽式运行, 风、光、水、热清洁能源耦合式发展。

(2)废弃矿井区域水、光、风、气、热多能耦合发电体系,微型核电站自运行模块构建,低碳能源互补的分布式智慧能源生态,融合生态修复、新能源建设与电网服务的综合国土空间规划。

(3)生态工程固碳体系,废弃矿区地表碳汇植被修复,塌陷区CO2工程固碳,CO2驱替煤层气(CO2- ECBM),氢氨-CO2工程体系,低浓度瓦斯抽采与全浓度利用技术体系。

(4)产-储-运-封-入网一体化运行体系构建, 废弃矿井全地下、半地下、全地上开发利用规划体系,分布式恒星模式、星座模式、星云模式及其综合运行 模式。

CO2 工程封存与生态碳汇。基于废弃矿井的生态工程碳汇潜力巨大,推进废弃矿井CO2封存地质工程响应规律研究,矿区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控研究,探索碳封存转化机理与封存分布演化特征,阐明多场耦合条件下CO2资源化利用路径与影响因素指标,明确废弃矿井碳汇施工路线图,盘活废弃矿井碳封存与利用潜力。

该方向主要包括:

(1)直接空气CO2捕集、CO2分子断键与重构、新 型膜分离技术、CO2远程输运与安全存储技术、等离激元 CO2高效转化利用技术。

(2)废弃矿区生态系统固碳与碳汇规律特征,资源气化转碳机理与捕碳方法,封存CO2多元转化机理与时空运移特征,CO2封存气液扩散、运移、动态聚积 规律,原生带-裂隙带-低压采空区条件下的超临界CO2、气态CO2分布-迁移规律和扩散-渗流-吸附-转 化特征,时间和空间尺度下CO2聚积特征和物理化学封存动态转化机理。

(3)废弃矿井瓦斯分级分类开发利用技术、瓦斯煤化工理论工艺技术、低浓度瓦斯提纯与利用技术、 低浓度瓦斯蓄热式氧化与乏风氧化技术、废弃矿井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技术、煤矿瓦斯输运与利用安全保障系统。

(4)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气液固耦合模型,废弃矿井CO2封存风险安全评价,基于废弃矿井地质条件、 资源开发状况、采空区空间特征,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废弃矿井CO2封存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废弃矿井CO2封存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灾害评价标准,废弃空间CO2逃逸路径与感知监测理论。

(5)废弃矿井区域生态修复与水-光-气互补系统,生物固碳-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高效固碳与生物固碳能力,微生物-植被生物碳汇影响因素与指标体系,生物碳汇综合评价方法。

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建设废弃矿井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工程标准体系,构建气油水光互补分布式无碳能源智能电网生态圈,气油水光互补智能电网以网架结构为基础,以通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调控为手段,构建发、变、配、用 电和电网调度为一体的废弃矿井智能电网。

该方向主要包括:

(1)新型储能+多能互补煤矿区碳中和基础研究,新型蓄能+多能互补煤矿区低碳能源体系构建,煤矿区源-储-荷分布式微电网运行演变与调控理 论,基于电网多场景调节多能异构分布式能源并网理论,交变荷载下煤矿区深部储能空间稳定控制与监测理论。

(2)资源枯竭城市废弃矿洞群协同储能,构建多区域水、光、风、气、传统能源、热互补的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废弃矿洞储能电站构筑国家级废弃地下空间储能云,建立燃气、燃油、光伏、风力等多能发电模块, 建成以矿井为主体的气水光互补低碳生态圈。

(3)废弃矿区源-储-荷分布式微电网运行演变与调控理论,电网多场景调节多能异构分布式能源并网理论,交变荷载下煤矿区深部储能空间稳定控制与 监测理论。

(4)构建微型智能电网,实现规模化分布式能源的消纳与存储。 源-源互补消除不同电源之间的时空分布差异,构建多能聚合的能源供应体系,源-网协调实现能源产供优化,将分散式和集中式的能源生产与消费进行优化组合,网-荷互动实现有序智能充放电,增强系统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数字风险预警系统。建设能源大数据平台,示范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供应中心,构建以网架结构为基础,以通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调控为手段的发、变、配、用和电网调度 为一体的分布式现代化智能电网,构建“ 两高一全” 能源电力供应体系,推动微型电网工程高质量发展。

该方向主要包括:

(1)沉陷区水库及井下机组设备、控制中心及关键部位的监测监控与智能管理,基于遥感监测的长期数据,初步分析沉陷区范围和时空动态演化规律。构建沉陷区沉降变形预警预报、矿井与电站关键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与预警、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等功能的监测监控、智能预测预警与智能管理系统。

(2)巷道围岩进行稳定分析及水下无人监控预警,基于海量大数据挖掘的深地水下空间围岩破裂失稳前兆智能感知和判识技术,揭示循环水力荷载和水力侵蚀复合作用下围岩破裂失稳机制,实现水下围岩破裂失稳无人智能监测预警。

(3)对深水深地、水气交变、人工运维困难的工作环境,地下矿洞群围岩状态参数检测技术,矿洞水库稳定性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及大数据网络结构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矿洞群及关键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与预警技术和平台。

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灾后新型可靠的救援装备、救援方法、救援系统以及救援信息的即时性、精准性与完备性是高质量应急救援的重要保障。废弃矿井能源圈、储能圈、固碳圈灾害信息监测、灾变现场评估、模态化应急救援方案共性同源执行、异构平行互馈执行机制,新型救援技术、装备、决策指挥平台研发与兼容为废弃矿井多能互补体系灾害救援的关键核心问题。

该方向主要包括:

(1)智能应急救援平台,基于多场耦合作用下精密感知原理与执行机制,多元异构数据融合传输机理,多源海量数据筛选评判标准体系,泛数据云计算决策模型,即时、高频率、高带宽现实与虚拟数据互馈机制,多元多场景救援网络框架构建,新型救援方案模型驯练方法,分布式救援集中管控网络体系。

(2)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空天地联动灾变现场数据信息监测重构仪器装备,现场实物图像判识与自主救援决策机器装备,灾害巡检机器人、空间修复与装备维护机器人,水气等多相介质与损伤围岩条件下信息传输接收算法,灾害区域等级划分标准与救援策略。

(3)数字孪生虚拟灾变现场,多源多维信息4D集成,工业互联网与智能机器人深度耦合技术,数字信号转译图形演示技术,采集与决策信号同步双向实时在线传输技术,灾变影响因素权重分析与次生灾害预测模型,救援与修复方案实时集成虚拟现实同步执行方法。

(4)新型救援方法体系,决策层、传输层、执行层即时互动式数据传递方法,物联网、机器人、灾源场景 高度互联耦合即时模型集成模块,能源、储能、固碳圈 灾源即时圈定隔绝与联合防控体系方法,多尺度分源 灾害防治技术与装备。

五、展 望

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清洁能源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立足碳约束下国家发展重大能源战略,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革新科技成果,赋能废弃矿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绿色清洁能源供给、新型储蓄能建设、生态工程固碳建设,加快形成时间空间多维度废弃矿井综合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十分必要和迫切。

顶层规划废弃矿井多能互补体系,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强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顶尖科研人才,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原始创新,切实推进废弃矿井新型能源供给、物化储能建设、负碳工程技术发展,实现煤基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发展,阻力双碳目标和能源科技强国建设。力争2030年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取得关键突破,2050年基本实现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建设,2060年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全面规模化推广应用。

(来源:《煤炭学报》)

编辑:宣传部 施培松

审稿:田中良

 

分数相近院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