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廊坊师范学院

收藏

普通本科丨师范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316-2188213

官方网址:http://www.lfnu.edu.cn/ http://www.lfnu.edu.cn/zsk/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2021年各二级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时间: 2021-06-21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4522 收藏

文学院

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20199月,汉语言文学专业率先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19人,博士学位者23人,多数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优秀师资。资深专家学者汤吉夫、苗雨时、周家驹等教授先后在此执教治学。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成绩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外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为省级精品课程,拥有河北诗歌研究中心、语文名师工作室等6个学科平台。近年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师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图书资料丰富,实验设施齐全。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倡导“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素养为基、能力为重、发展为要、终身为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文学经典教育,写作能力提升”的学院特色,强化导师制和读书会活动,着力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戏剧学生的编创能力,举办诗歌朗诵、戏剧大赛等专业实践活动,开展名家学术讲座和高水平研讨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形成“严谨、求实、活跃、创新”的优良学风。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河北省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中屡获一等奖,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达到87%,考研率达到33%,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1%。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翟暾、全国人大代表何金英、上海大学教授郝雨等杰出校友,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较强的语文教学与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中学及教育机构语文教学工作并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涵养文学经典,继承写作传统”的专业特色。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博士20人。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4项、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4项、河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项,出版著作19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课程建设方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课程1门。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者3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者2人,获得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者20人,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80余项,发表论文15篇。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写作、语文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系统掌握戏剧影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特别是戏剧影视编剧的相关知识与技巧,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底蕴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戏剧影视及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创作、制作、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博士及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70%;专业实践带头人刘兵老师编剧的电影作品曾入围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台湾电影金马奖等并获奖。近年来获批省部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者1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者1人,获得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者10人,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10余项。

主要课程:剧本写作、基础写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摄影、影视剪辑、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戏剧艺术通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外广播电视史、影视批评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下设历史、法律和社会工作三个系,设置历史学、人文教育、法学和社会工作四个本科专业,建有史学与区域史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院等机构。学院秉承以育人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理念。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49%,博士占48%,先后有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兼职硕士生导师6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1人,形成了一支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特聘教授南炳文是全国著名明史研究专家、前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特聘教授乔治忠是全国著名史学史专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荣誉教授,长期在学院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心、河北省人文教育创新高地,河北省一流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与中华书局合办“明史与明代文献研究中心”,与廊坊市人大共建“廊坊市地方立法基地”,廊坊爱翼行社会工作团体。近五年,教师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社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高校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2篇;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6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27项,省教育厅重大招标项目1项,厅级12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学生考研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历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具备突出的中学教学实践能力、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熟练的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3人,特聘教授2人,中学兼职教授6人。专任教师中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三层次人选2人,廊坊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0余项,获得河北省社科成果奖4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廊坊市社科成果奖10余项。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史学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史学论文写作技巧和历史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人文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师德与教育情怀,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文、史、哲、地等人文学科专业功底,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较大潜质,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学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文教育专业所学课程涵盖面广,毕业生可从历史、地理、哲学、汉语言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向考取研究生,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能够胜任中学历史、地理和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单科,或文科综合类课程教师岗位,也可到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博单位就业。

主要课程:人文科学概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文化产业管理、宗教概论和文史经典导读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仲裁及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博士5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3人。近三年共计57 名在校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20%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京津冀培养了优秀的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及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践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民政、司法、劳动、社会保障、卫生、教育、文化等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和慈善公益团体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与沈阳化工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是学校社会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点。现已形成一支校内外结合,高职称、高学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干的师资队伍;建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搭建了各种类型的实习实训平台,与北京、广州、深圳、石家庄等10余家社工机构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优质的机构资源。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社会工作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专业领域成就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毕业生先后获得“全国百名社工人物”、北京团市委优秀社工河北省最美社工等荣誉称号。考研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商务英语、日语、翻译4个本科专业,现有英语系、日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5个教学单位。英语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10月,英语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学院有教职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34人,博士14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50%以上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长期聘请美、日外籍教师4名。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质量优势明显,考研率及就业率较高,相关专业资格证通过率较高。外国语学院与廊坊、北京、天津相关单位有着密切的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及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相关大学及组织有很好的联系,很多同学毕业后顺利申请去国外留学。学院有独立的五层教学楼,拥有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外语情景模拟实验室等。

多年来外国语学院形成了优良教风与学风。教学改革成果特色突出,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项目17项,厅级项目80余项。《大学英语》课程获批河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1911月,教师团队在河北省高校金课大赛中获多项二等奖;在河北省外语微课大赛中屡获一、二等奖。学生在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外语演讲大赛、英语写作大赛和英语阅读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202012月,学院在第二届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学院领导班子被河北省高校工委授予“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培养的人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和区域基础英语教育需求,有家国情怀,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英语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及探究能力;善于合作沟通与创新,能够胜任中学英语教学与管理工作,并引领区域英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突出中西文化对比,注重教师素质养成,形成了彰显文化思辨教育培树乐教育人素养的专业特色与优势。专任教师35人,教授3名,高级职称占比60%。其中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近几年,承担各级科研教改项目40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本专业读研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15%左右,部分毕业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洛杉矶大学等。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均超过75%,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85%以上,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人数约占70%,主要在中小学和教育机构工作。廊坊区域中学的英语教师70%毕业于本专业,目前已成为各学校的中坚力量。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英国文学导论、美国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要、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与辩论、中学英语教学法、中学英语教学技能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商务、翻译或旅游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商务、经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旅游管理等工作,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坚持日语与商务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国内外合作办学之路,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常年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和日本文教大学有合作项目。本专业专任教师12人,外籍教师1人,硕士、博士占比100%,全部教师均有在日学习或进修经历;近年来主持各级科研教改项目近20项,其中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毕业生多进入日资、合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职业发展良好。另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神户大学、名古屋大学、日本文教大学等攻读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交际口语、日语视听说、日语分析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文学概论、日本语言概论、演讲与辩论、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商务日语谈判、日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日语、日本簿记、物流日语等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掌握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够在涉外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突出商科知识和实践,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硕士、博士占比100%,其中廊坊市“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近年来,共有3项省部级项目及10余项厅局级项目结项,发表科研论文15篇,编著教材2部。本专业和廊坊地区的许多生产厂家及外贸公司关系密切,有较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生主要在京津冀地区就业,就业率超过80%,大部分从事外贸行业,一部分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另有部分毕业生考入到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学、跨文化交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专门用途英语、跨境电商、商务旅游、外贸业务综合实训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思想素质、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较为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相关专业领域知识,掌握多种文本的笔译技能、多种场合的基本口译技能、基本的翻译技术应用技能,拥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国际视野、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胜任政府涉外部门、文化宣传出版单位、翻译公司、驻外机构、外资企业、涉外商务机构、旅游机构等部门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语言服务及国际交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突出应用型专业特色,在夯实双语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语言先行、实践创新的专业特色。借力京津冀地域优势,积极推进语言服务实践活动,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养成,保障学生口、笔译的翻译实践学时。教师致力于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的研究,有丰富的口笔译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90%教师持有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口笔译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多从事不同领域的翻译、外事以及外贸工作。考取研究生基本为口笔译专业,2021届毕业生考取院校有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与译述、英语读写、英语口语、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应用翻译(旅游方向、会展及空港方向等)、联络口译、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翻译技术、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概要、语言学导论、学书阅读与写作、跨文化交际、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理学院

理学院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和信息技术系,开设3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物理学专业两个师范类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非师范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教授10人,副教授28人,博士学位者20人,拥有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5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16项,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廊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建有廊坊市数学生态模型重点实验室。

学院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基础上,持续保持高质量的育人传统,大力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和专业发展,着力发挥育人特色,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服务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理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微课比赛等各级各类专业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充分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重视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多方渠道落实就业工作,学生的年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数学教师,掌握数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数学素养,毕业后能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2019年遴选为河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占比96.6%,高级职称人数22人,博士10人。教师中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3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建有廊坊市数学生态模型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获批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16篇被SCIEI检索,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廊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学生在数学建模、微课大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知识技能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6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累计60余名,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大学毕业生30余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近世代数、数学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物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中等学校物理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为河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占比89.5%,高级职称人数17人,博士12人,其中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中河北省级优秀教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近年来,物理系15名学生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32名同学在省级竞赛中获奖, 4位教师在全国物理教学竞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普通物理和数学物理方法以必修课方式开设,理论物理部分以模块课形式开设。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据处理和挖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初步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京津冀数据产业从事数据分析和数据建模相关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扎实基础,注重创新”的专业特色。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占比100%,高级职称教师4人,博士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近年来获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7项,河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课程建设方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线上专业课程25门。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泰迪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

主要课程:数据挖掘、并行计算、信息论与编码、程序设计(python)、傅里叶分析、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优化理论与方法、高等代数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教学实验中心4个教学单位,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获批校一流本科课程2门。学院现有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廊坊市智能交通系统等2 个廊坊市重点实验室以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师74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比例为31%,硕士、博士占比95%。学院改革成果突出,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项目14项,厅局级项目60余项。学院教风端正,治学严谨,注重学科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具有较完备的实验、实训设备。同时,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具备突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保障。学院学风优良,学生党支部获批“河北省高校三十个样板党支部”并顺利期满验收。学生多次在“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特等、一、二、三等奖;学生考研通过率较高,许多被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 “双一流”高校录取。学院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具备电子产品与系统设计、电子电路、信号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能够在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设计开发、电子产品检测、生产组织、制造、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近几年完成科研及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等各类比赛,多次获得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并入围全国赛事获得奖项。毕业生考研人数逐年攀升,考取的院校有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等重点院校。毕业生近年来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能胜任硬件电路设计开发、网络通信设计开发等专业技术工作,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和自主创业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等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信息工程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处理以及基本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具有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调试及应用等领域从事教学、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宽口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3人、硕士9人;1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近年来获批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项,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教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专业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训练和锻炼。学生参加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多次获得一等、二等奖,获批多项创新创业项目,多名毕业生考取中国民航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研究生。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语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Matlab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运用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并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和优化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近年来,承担省级多项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发表EI检索论文、核心期刊、省级论文多篇。建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一流本科课程2门。在校生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多次获得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并入围全国赛事获得奖项。毕业生考研多被大连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录取。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就业前景广阔,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概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河北,服务京津,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素养,具有过硬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研究的骨干中学教师,以及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测试、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发表EI检索论文、核心期刊、省级论文多篇。建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一流本科课程2门。在校学大部分考取了初中、高中相关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近年来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多次获得国家三等奖及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主持16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发表论文5篇。学生考研被东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录取。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软件工程、Linux操作系统。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实践基本技能;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实验分析、系统运行与维护、生产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硕士、博士占90%以上。近年来,教师获批省部级及厅局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专业建有电路实验室、模电实验室、数电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等满足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各类实验室,使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为成为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考研多被太原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录取。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取各地市的国家电网等单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下设化学、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24人,博士学位教师29人。拥有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5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4人,廊坊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人才1人,廊坊师范学院教学名师2人。

学院现有5个教学团队和5个科研团队。通过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夯实专业基础,依托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借助河北省生物质碳材料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化学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塑造创新品质,形成了由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校级研究平台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计63项,在《J. Am. Chem. Soc.》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成果转化2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学院建有9600平米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有基础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精密实验室及开放研究室等。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圆二色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大型精密仪器13台套,设备总资产2800余万元。

开设本科教育以来,考研率连续17年保持在30%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近5年,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6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25篇;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等奖项10余项。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传承47年历史积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化学专业功底,具有较高水平的教研能力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化学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品牌特色建设专业。近五年,学生考取研究生125人,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5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10篇;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5项;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2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人,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15人。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新课程标准、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材料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要求,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系统掌握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医药等行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生物质碳材料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近五年,学生考取研究生70人,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7篇;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等奖项3项;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1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人,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10人。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导论、材料化学及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实验、材料研究和测试方法、聚合物成型与加工、聚合物制备工艺学、功能高分子材料、涂料工艺学、高分子科学前沿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科学和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及化工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现代实验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化工、能源、轻工、医药、商品检验、环保等行业和行政部门,从事产品检测、工艺开发、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五年,学生考取研究生83人,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1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8篇;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等奖项2项;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1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人,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10人。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分离科学概论、商品检验学、食品安全与食品分析、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系和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设置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建有河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化学生物学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河北省生物科学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北省遗传学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生物科学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河北省动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高校食药用菌资源开发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博创兴农”星创天地及市级5个重点实验室和科普基地等多个学科专业平台和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现有教职工79人,高级职称占比54%,博士、硕士占比92%,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9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4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兼职硕士生导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枢强研究员和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侯桂森教授为学院特聘教授。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河北省教育厅拔尖人才及重点项目、廊坊市科技局项目等90余项;获国家职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表论文130余篇,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其他教研、科研奖项多项。

学生研究生考取率年均50%以上,录取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知名院所;荣获“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百余项;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9项;参与教师科研发表论文64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

学院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以推动河北省基础教育和京津冀生物产业发展为己任,积极构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已成为河北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教育管理、生物技术、食品等行业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生物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素养、过硬的生物教学与研究能力、较高的育人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能胜任中学教学工作的优秀生物教师;同时兼顾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特色专业、河北省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化学生物学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组织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位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并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及培养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物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依托河北省遗传学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博创兴农”星创天地、廊坊市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廊坊市微生物发酵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廊坊市细胞工程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已成为学校应用型重点专业建设点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训练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并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及培养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拥有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廊坊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廊坊市微生物发酵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为培养优秀的食品行业工程师和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上、下)、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设备、食品化学分析实验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联合办学,位于空港校区。经济学院下设四个本科专业,2021年度招生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保险学三个本科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75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教授8人,副教授38人,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占比41.4%,博士29人(7人在读),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90%。学科与专业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打造德育60等经典思政课程体系,建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证券投资学等12门校级精品课程。近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共发表专业论文133篇,著作5部,研究报告3篇,省部级项目11项,横向课题12项,科研成果中获地市级以上奖项30余项。

学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获批6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13项。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建经管仿真模拟实验中心和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平台,拥有经济学沙盘实验室、ERP实验中心、金融保险综合实训室、创新创业教育云平台、移动电商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中心、餐饮客房实训室等10多个实验实训室,与200余家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经济与管理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博雅书院等特色项目和学生工作平台,利用市级创新创业源创空间平台大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以赛促学,取得良好成绩,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较高层次的奖励,全面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考研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获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分工会获廊坊市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了解对外贸易方针政策,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具有熟练操作进出口贸易业务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营销策划知识熟练地进行国际市场的开拓与管理,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有pocib实训室、经济学沙盘实训室和20个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0人,海外留学生4人。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2部。学生多次参加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并屡获佳绩。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据、市场营销学和商务英语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保险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掌握扎实的经济与管理、保险及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保险营销、保险业务操作、投资理财、保险企业管理等能力,能够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和投资理财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建有金融保险仿真实验室和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与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保险、阳光保险、中国银行、华夏银行、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充足的岗位。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0%,博士5人,拥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金融高级经济师等双师型教师达50%以上。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奖,金融杯挑战赛国赛奖。2021年考研升学率达到28%,多人被国内知名高校录取。很多毕业生已在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太平保险、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河北银行等公司任职,成为行业精英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社会保险、保险精算、市场营销学、保险法、保险公司会计、互联网金融、社会保障学、保险经营管理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

本科生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国内和国际营销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运用现代网络营销技术和传统营销手段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市场营销管理决策的基本能力,服务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下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组织,从事市场开发与规划、营销管理、营销计划执行与控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和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有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博士3人,硕士11人。60%的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学生多次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挑战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市场营销策划、现代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联合办学,位于空港校区。管理学院下设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五个本科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75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教授8人,副教授38人,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占比41.4%,博士29人(7人在读),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90%。学科与专业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打造德育60等经典思政课程体系,建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证券投资学等12门校级精品课程。近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共发表专业论文133篇,著作5部,研究报告3篇,省部级项目11项,横向课题12项,科研成果中获地市级以上奖项30余项。

学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获批6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13项。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建经管仿真模拟实验中心和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平台,拥有经济学沙盘实验室、ERP实验中心、金融保险综合实训室、创新创业教育云平台、移动电商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中心、餐饮客房实训室等10多个实验实训室,与200余家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经济与管理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博雅书院等特色项目和学生工作平台,利用市级创新创业源创空间平台大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以赛促学,取得良好成绩,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较高层次的奖励,全面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考研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获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分工会获廊坊市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财经法规,具有财务管理、金融、会计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工商业、金融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金融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学校应用转型示范专业。现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有ERP手工沙盘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验室和6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博士2人,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会计师等双师型资格教师比例达70%。现任教师90%以上有硕士学位,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学生多次参加在全国、省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近3年,获得河北省高校会计技能大赛奖项8项,河北省高校财务数智化大赛奖项6项,华北区企业价值创造大赛奖项3项。创新创业大赛也取得良好成绩,其中有4名学生参与国家级项目,9名学生参与省级项目,16名学生参与校级项目。学生助理会计师考试通过率80%以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近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年底就业率达96%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高级财务管理、金融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够从事会计、审计及相关领域工作,具有较强会计实践能力及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有ERP手工沙盘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验室2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人,高职称比例62%,双师型教师52%,其中:注册会计师3名、国际审计师(CIA1名、会计师9名、注册税务师4名。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学生在各类各级比赛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律等方面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操作技能,能够在各类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行政管理等部门基层工作,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与锻炼能胜任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综合实验室、人力测评综合实验室和3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博士4名,硕士10名。80%的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拥有,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多次参加全国人力资源知识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多人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全面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物流管理业务,具有较强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物流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4月获批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拥有物流实验室和物流沙盘模拟实训室及3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3人,硕士10人。教师中拥有国际物流培训师、国家高级物流师,机械工程师,创业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SYB创业培训师,注册形象设计师,中国条码技术培训师等职业资格认证。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统计局等各类课题6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45篇,著作、教材10余部。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中屡次获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学、运筹学、物流管理概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技术与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熟悉会展相关知识,掌握会展策划和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会展策划与管理能力,能在会展及相关企业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及会展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会展综合实训室及2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0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2人,硕士6人,拥有会展策划师、会展经理人等双师型资格。学生多次参加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十四届全国会展策划、展示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

主要课程:会展概论、会展营销、参展实务、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会展政策与法规、会展旅游、会展文案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三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9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34 人,博士后1人,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3人,省高校优秀体育教师 22人、三届世界冠军并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优秀教师1人。拥有省级体育科学发展培育平台、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廊坊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近几年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

学院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之路,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同类高校比赛中成绩突出。2009年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在“2011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4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获专业组女子团体第一名;2015年、2016年、2017年,学院教师郑少忠代表中国连续三年获得世界健身锦标赛男子健体174cm级别组金牌,实现了我国在世界健身锦标赛上三连冠,并于2016年荣获我国运动领域最高荣誉奖——体育运动荣誉奖章。20184月,在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锦标赛中,学院学生获得男子健身健美2个项目的冠军,入选国家健身健美青年队并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2018年第52届亚洲健美健身锦标赛中,斩获健身先生青年组季军和男子健体青年组第四名,为祖国争得荣誉。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培养中学骨干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健康理念,适应国家与区域基础体育教育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与竞赛及其他相关相近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依托自身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创佳绩,曾荣获亚洲健美健身锦标赛优异成绩。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取得世界健身锦标赛的三连冠。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科研方法、田径与户外运动、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发展,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主要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服务、咨询与指导,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策划、经营管理、科研等社会体育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以“重理论、强实践,服务大众体育,促进地方体育文化建设”为特色,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健身健美类实践教学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培养的学生在国内职业技能比赛中屡创佳绩。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运动技能,能胜任专项运动训练、竞赛、教学、管理等体育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概论、运动竞赛学、运动技能与控制、体育保健学、专项理论与实践。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4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省级研究团队,1个教育科学研究所,1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教授、副教授占比6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29人,博士10人,其中2人博士后,有3名教授是河北师大兼职研究生导师。

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双导师制、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小学期实践训练等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学院加强与地方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密切合作,建立了40余个教育实习基地,本科生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有《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4门校级精品课程和《教育理论与实务拓展教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近五年,学院教师共主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获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奖12项。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100人次以上。

学前教育专业

本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科学、人文、艺术等专业素养,较强的幼儿保教能力与一定的研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幼儿园及相关幼教机构保教、研究、管理工作的学前教育优秀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3%,硕博士教师占比92%,其中博士占比30%,形成了“园校共育,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

主要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卫生学、保育学、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乐理、视唱与练耳、琴法、即兴伴奏、幼儿舞蹈与创编、学前美术、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故事表演与创作、幼儿教师口语与礼仪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心理学应用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基本的专业写作和交流能力,能在指导下开展教学、研究和应用工作,能胜任心理学的初级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科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4%,硕博士教师占比92%,其中博士3人,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以上项目多项。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小学教育优质师资增长需求,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高尚师德与健全人格,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拥有广博文化素养和一定国际视野,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在小学从事教育和多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硕博士教师占比87%,形成了突出学生主体,服务全程成长的“四位一体”专业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汉语基础、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美术基础、音乐基础、现代教育技术、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小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英语教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据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培训对教学、管理、培训等方面人才增长的需求,教育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高尚师德和健全人格、教育理论素养深厚、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能够胜任中小学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培训机构教育、教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为教育学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硕博士教师占比100%,其中博士4人,多名教师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研方法、德育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美术学院

学院现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美术学、雕塑、书法六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91人,具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0余人。专任教师多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吉林艺术学院、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学院教师多人多次参加国家重大展览,美术作品曾入选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全国群星艺术展以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单项展览,书法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在第十届、十二届国展及多个单项书法展赛中获奖或入展。许多作品被众多大型艺术机构收藏。学院教师曾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和铜奖,在河北省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数十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现出版教材20余部,个人画集、专著近20部,有近千幅作品和多篇论文发表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美术大观》、《装饰》、《中国油画》、《美术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冯贵波教授的漫画作品还先后在比利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荷兰、法国、日本等23个国家展出和获奖。部分教师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业绩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艺术家名人录》、《国际名人词典》等多部辞书。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的《永远盛开的紫金花》大型雕塑的泥胎模型就是在学院完成的。

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在协同联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院常年邀请京津及省内众多兄弟院校的知名教授和国外行业内专家举办学术讲作,并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观摩考察知名企业等活动。另外,学院不断拓展与中国装饰协会联合举办平面设计师的资格认证、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资格认证、中国家具协会家具设计师资格认证等专业认证项目,并指导学生踊跃参奖参赛,仅近两年学院学生在国内外众多大赛、展览中累计入选、获奖20余项,省、市级获奖近40项。其中,12名同学入选2018米兰设计周,获全国高校创新创意创业Paw3D跨平台动漫设计大赛一等奖;获2018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获第27届时报金犊奖优秀奖4人次;获2018陈设中国·晶麒麟奖未来奖、最受大众喜爱奖等10人次,这些成果都是美术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努力的结果。

多年来,美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际能力培养,张扬艺术个性,通过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不断加强硬件建设,为学生营造了成才的良好氛围。美术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思维模式中探索各种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建设思路:一是继续探索推进我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二是借助设计项目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和企业共建教学平台;三是围绕岗位职责,严谨的工作规范,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发展的思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项目。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1人。近年来获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三年,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奖项10余项。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史、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园林景观设计、家具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史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博士3人,硕士8人。7名教师有实际驻场设计能力,担任多个公司的设计总监或者设计师。近年来获批省级精品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教育厅教改实践项目。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奖项累计80余项,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1项、第二届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1项。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方法、家具专题设计、产品专题设计、产品设计语义学、中外工艺美术史、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形成以理论教学为指导,实践项目设计教学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名,博士2名。近年来获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各类专业论文数10余篇。师生共同组织策划了全国大学生招贴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珠宝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学生多次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白金设计大赛、金犊奖、米兰设计周等重要赛事的多项奖项。

主要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企业形象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进行美术教学的教师,美术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透视学、解剖学、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学实践、素描、水彩、水粉、国画、油画、书法、材料与技法研究、计算机应用、美术教学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雕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写实和抽象的造型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于扎实基本功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空间感觉能力,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专业雕塑领域从事设计、制作,能够进行专业雕塑研究及相关教育行业的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中外雕塑史、透视学、解剖学、素描、泥塑人像写生、泥塑人体、浮雕写生、古浮雕临摹、大型浮雕设计与制作、金属焊接、石雕、锻铜、陶艺、专业考察、计算机设计制图软件应用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书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掌握扎实的书法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艺术及书法的历史与现状,能运用艺术批评的一般原理赏析与评价书法作品和书法现象,了解学术规范,并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书法专业领域胜任各类书法创作、教学、研究、策划、展示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致力于专业特色建设,提出“注重素养、夯实基础、一专多能,拓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现有专业教师5人,其中博士1人,博士在读2人。近年来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或专题近20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教师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国家级书法重要展览获奖或入展或近40次,其中获兰亭奖4次。部分教师多次担任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比赛的评委。学生在省市级书法展赛中获奖或入展近30次等,有1人取得国家级会员资格,7人取得省会员资格。2021年,考取书法硕士3人。

主要课程:楷书临摹、篆书临摹、隶书临摹、行书临摹、草书临摹、汉印临摹、古玺印临摹、唐宋印及流派印临摹、楷书创作、行书创作、草书创作、篆刻创作、书刻创作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四个本科专业。音乐学专业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高级职称12人,博士5人,拥有省级、校级教学名师,教师硕博士比例达95%以上,近22%的教师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艺双修,学以致用”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音乐、舞蹈人才为目标。

学院在专业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教师在国家核心刊物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编写、出版全国高校规划统编教材10余部,其它教材、专著多部;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厅级项目多项。师生有近千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80多项。省(校)级教改项目2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声乐、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钢琴等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艺术团、学生艺术团等助力学院发展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已成为学院的特色和亮点。

音乐学院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向社会延伸,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师生专业水平和扩大学院对外影响力。多年来,师生积极参加廊坊市举办的“5·18”经贸洽谈会、“廊坊之夏”、廊坊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图书博览会主题晚会、中国图书馆年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大型原创音乐剧《紫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百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廊坊市的文艺舞台,成为廊坊市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大批毕业生成为音乐、舞蹈基础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社区骨干文艺工作者,为艺术教育和群众文娱活动的开展做出巨大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托京津冀地区丰富的音乐艺术文化资源,立足廊坊,服务河北,对接京津,走向全国。致力培养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扎实音乐专业素养、较强音乐教学与研究能力,综合素质高,美育素养好,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的骨干音乐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有省(校)级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项。在各类比赛中,教师、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3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

主要课程:中学音乐教学法、合唱基础、指挥法基础、基础声乐、基础钢琴、自弹自唱、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西方音乐史与欣赏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廊坊、服务河北、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良好思想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熟练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演唱(演奏)、创作等技能,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编导、音乐艺术研究的应用型优秀音乐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专任教师14人,硕士以上学历95%以上,其中获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1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各类比赛中,教师、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近几年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3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省级优秀团员1人。

主要课程: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基础声乐、基础钢琴、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西方音乐史与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合唱基础、指挥法基础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廊坊、服务河北、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良好思想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熟练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演唱(演奏)、创作等技能,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编导、音乐艺术研究的应用型优秀音乐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95%以上。近年来获批省级科研、教改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在各类比赛中,教师、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

主要课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学导论、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中国舞蹈史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为学院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7人,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23人,其中多数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学院拥有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重点实验室、土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重点实验室、建筑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三个市级研发平台,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并举,全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全面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定位,积极探索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近五年来,教师获得各级科研立项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强化学风建设,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20余项,80余人次获廊坊市、北京铁路局等单位表彰,1人获得团中央表彰。办学多年来,学院为京津冀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建设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创新精神,能在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课程:基础课程: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与CAD、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

房建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房建)、钢结构(房建)、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结构试验、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造价

道桥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道桥)、钢结构(道桥)、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墩台基础、桥涵水文、道桥施工技术、道桥施工组织、公路工程造价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面向城乡建设中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领域为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主要从事历史建筑的修缮、改扩建、再利用设计与施工,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规划等专业工作及相关的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教师在学校的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和优秀奖多次。学生在河北省制图大赛中荣获个人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二、三等奖11人,两支团队获团体二等奖,河北省三维设计大赛中荣获个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清官式木作营造技术》为校级一流课程。

主要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清官式木作营造技术、清官式瓦石营法、宋营造法式、古建筑测绘、古建筑油漆彩绘技术、古建筑设计、古典园林艺术、古建筑修缮技术、古建筑定额与预算、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工程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立足廊坊、服务京津冀,为行业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过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行业人才;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工程造价管理、项目管理核心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建立了成熟的以赛促学机制,BIM技术应用教学经验丰富,BIM相关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丰富,优秀毕业生主要在政府、国企和国外工作。

主要课程:BIM软件应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软件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工程财务管理、运筹学、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传媒系

传媒系开设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传媒系是学校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和现代传媒发展趋势,加强传媒人才培养力度,更好地服务地方融合媒体建设、发展而设立的特色系。传媒系现有教职工45人,具有教授4人,副教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

传媒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严、创、和”的基本要求,立足廊坊,依托京津冀,面向全国,以“高级应用型”建设为着力点,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崇创新,坚持与高层次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与高水准工作岗位要求相对接,与学生高目标持久发展相关照,既顾学生短期高水平就业,又谋其长远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传媒人”。

传媒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拥有语音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摄影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影音制作实验室等现代化专业实验室。与京津冀地区多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媒体、公司、学校等合作建设了2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学生为嫦娥四号卫星设计徽标被中国航天局采用;获得“新声杯”全国大学生语言艺术节“朗诵单元”最高奖项“新声大奖”,并获“一等奖”“最佳原创作品奖”等殊荣;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央广网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短视频大赛、全国微课大赛等多项赛事中也屡屡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大,就业渠道广。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国家机关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大中型企业宣传骨干及高级技术人员。传媒系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依托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类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既要学生打牢扎实的新闻传播知识、理论功底,具有中西文化底蕴;又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新闻传播策划与创意、设计、新媒体运营等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新闻媒体单位的多工作岗位、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工作岗位及自媒体运营等。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名,其中高级职称者9人,博士8名,硕士、博士占90%。近三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项目10项,厅局级项目15项,教改项目10项。教师自编教材《新闻评论应用教程》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学生积极参与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以及《调研河北》《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项目和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主要课程:新闻传播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史、新闻摄影、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实务、新媒体营销。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符合国家和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扎实,观念开放,具备创新性和行动力的应用型数字艺术工作者。满足融媒体格局下影视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动画与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创作,交互媒体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的高级应用专业型艺术人才需要。本专业毕业生需专业知识扎实,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创作方法;具有手绘创意能力、数字影像设计和视觉叙事才能;精通影像设计,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相关软件和制作技术;对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成就、新技术和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敏锐度,具有时尚观念、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毕业生将从业于影视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动画与数字艺术创作及相关交叉领域、企事业单位等。

专业建设成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效果,2016级王一菲同学主持完成 “嫦娥四号”等多次国家发射任务徽章设计;本专业学生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一项;获得河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微电影专业组一等奖两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多项。

主要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数字媒体艺术导论、视听语言与分镜设计、三维动画基础、动画概论与原理、数字摄像与表现、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动态图形设计、数字短片创作。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依托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能实时了解新时代媒体发展的理念及趋势,掌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和有声语言传播规律,系统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要具备播音主持、新闻采编、解说配音、宣传策划等专业能力以及一定的播音口才教学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领域的各类传媒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机构从事播音、主持、解说、配音、采编、宣传、策划、培训等传播类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 2015级播音专业王洁同学荣获央广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河北地区一等奖,全国50强。2017级学生梁宏斌、梁策、孟舒婷、卢毅获得全国“新声”语言艺术节最高奖项“新声大奖”,并荣获“一等奖”、“最佳原创作品奖”、“伯乐奖”共四个奖项。

主要课程:播音学概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创作、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师范类专业,立足廊坊,依托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与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进行基本的教育技术软、硬件开发设计。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及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等的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教育技术学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研相长”的专业特色。近年来,共获批河北省社科基金教改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项目4项,廊坊市科技局项目3项,出版教材1部,发表科研论文14篇。多位教师在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获奖。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廊坊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学应用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等赛事并多次获奖。部分学生考取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名校研究生。

主要课程:教育学及心理学、多媒体平面设计、摄影技术与艺术、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程序设计、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移动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48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3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0人,拥有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多名教师在省、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学院拥有“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廊坊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和“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两个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秉承“修德、练能、励志、创新、育人”的教学理念,通过红色理论课堂教学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设置进行人才培养,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雄安校区及廊坊市多所中学签署了教育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同廊坊市法治宣教中心等单位建立起了实践教学基地协作关系,形成了“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社会”的显著办学特色。学院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考取率达到75%以上。近五年来,百余名毕业生成功考取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有半数毕业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以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政工和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立足廊坊、服务河北、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师德情操和热爱中学教育事业的情怀,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拥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基础和突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学、教研、宣传以及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2013年获批为校级第一批重点学科,2021年获批为校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试点专业。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法学概论、逻辑学、社会学概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实训。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致力于提升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通过多种国际交流项目形式,选派教师和学生赴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研修,重点开展研究生课程、博士研修等层次的高品质合作项目,为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进一步夯实了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质量。现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学校开展了项目合作。

中心抢抓区域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大兴国际机场,顺应航空业对具备高水平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19年与马来西亚全球教育集团合作,挂牌“欧洲航空安全局飞机维修认证培训与考试中心”,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为国内外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企业输送具有国际视野的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和人文方面基础素养和全面系统的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实践能力,能在国内外航空公司、飞行学校等从事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工作,以及在航空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从事机械工程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电子基础、电工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材料与硬件、维修实务、空气动力学、人力因素、民航法规、航空英语、飞机结构、飞机推进系统、燃气涡轮发动机及维修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