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廊坊师范学院

收藏

普通本科丨师范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316-2188213

官方网址:http://www.lfnu.edu.cn/ http://www.lfnu.edu.cn/zsk/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2022年各二级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时间: 2022-06-14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4120 收藏

文学院

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品牌特色专业。20199月,汉语言文学专业率先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19人,博士学位者23人,多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优秀师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成绩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外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为省级精品课程,拥有河北诗歌研究中心、语文名师工作室等6个学科平台。近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师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60余篇。图书资料丰富,实验设施齐全。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倡导“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素养为基、能力为重、发展为要、终身为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文学经典教育,写作能力提升”的学院特色,强化导师制和读书会活动,着力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戏剧学生的编创能力,举办诗歌朗诵、戏剧大赛等专业实践活动,开展名家学术讲座和高水平研讨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形成“严谨、求实、活跃、创新”的优良学风。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中获特等奖、在华北五省区人文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河北省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中屡获一等奖,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8%,考研率近20%,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3%。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翟暾、全国人大代表何金英、上海大学教授郝雨等杰出校友,毕业生得到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较强的语文教学与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并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涵养文学经典,继承写作传统”的专业特色。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博士20人。近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14项、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4项、河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3项,出版著作24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者3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者2人,获得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者20人,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10余项,发表论文21篇。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写作、语文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系统掌握戏剧影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特别是戏剧影视编剧的相关知识与技巧,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底蕴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戏剧影视及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创作、制作、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及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0%;专业实践带头人刘兵老师编剧的电影作品曾入围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台湾电影金马奖等并获奖。近年来获批省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7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者1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者1人,获得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者10人,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10余项。

主要课程:剧本写作、基础写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摄影、影视剪辑、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戏剧艺术通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外广播电视史、影视批评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下设历史、法律和社会工作三个系,设置历史学、人文教育、法学和社会工作四个本科专业,建有史学与区域史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院等机构。学院秉承“以育人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理念。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45%,博士占55%,先后有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兼职硕士生导师6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1人,廊坊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形成了一支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特聘教授南炳文是全国著名明史研究专家、前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特聘教授乔治忠是全国著名史学史专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荣誉教授,特聘教授左海聪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在学院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建有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心、河北省人文教育创新高地、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与中华书局合办“明史与明代文献研究中心”,与廊坊市人大共建“廊坊市地方立法基地”,成立了廊坊非遗文化产业学院、廊坊爱翼行社会工作团体。近五年,教师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高校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2篇;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7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31项,省教育厅重大招标项目1项,厅级28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学生考研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历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具备突出的中学教学实践能力、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熟练的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专任教师23人,特聘教授2人,中学兼职教授6人。专任教师中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三层次人选2人,廊坊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0余项,获得河北省社科成果奖4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廊坊市社科成果奖10余项。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史学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史学论文写作技巧和历史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人文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师德与教育情怀,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文、史、哲、地等人文学科专业功底,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较大潜质,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学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文教育专业所学课程涵盖面广,毕业生可从历史、地理、哲学、汉语言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向考取研究生,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能够胜任中学历史、地理和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单科,或文科综合类课程教师岗位,也可到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博单位就业。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专业教师博士占比为60%,并且积极借力学校其他学科师资力量。建有校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为京津冀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教师。近三年学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院校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人文科学概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文化产业管理、宗教概论和文史经典导读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仲裁及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博士5人,特聘国内知名法学专家1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3人。近三年共计68名在校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20%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京津冀培养了优秀的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及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践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民政、司法、劳动、社会保障、卫生、教育、文化等政府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和慈善公益团体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与沈阳化工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是学校社会学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点,是石家庄市民政局和廊坊市司法局授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现已形成一支校内外结合,高职称、高学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干的师资队伍;建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搭建了各种类型的实习实训平台,与北京、广州、深圳、石家庄等10余家社工机构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优质的机构资源。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社会工作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专业领域成就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毕业生先后获得“全国百名社工人物”、“北京团市委优秀社工”、“河北省最美社工”等荣誉称号。考研率持续稳定在30%以上,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师范方向)、商务英语、日语、翻译4个本科专业,现有英语系、日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英语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学英语》课程获批为河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2010月,英语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学院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教授3人,副教授27人,博士学位14人。52%以上教师有长短期国外留学、访学经历,长期聘请美、日外籍教师4名。学院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学院领导班子连续10年获得校级“优秀领导班子”称号;河北省高校工委授予“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学院教师严谨、求实、勤奋、进取。近年来,我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屡创佳绩。教师团队在2019年和2021年河北省高校金课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多项;2021年荣获河北省燕赵杯翻译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河北省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等。

学院形成了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出色,在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外语演讲大赛、英语写作大赛和英语阅读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202012月,学院在第二届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近三年,英语专业四、八级和日语专业四、八级的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考研率逐年上升,考取的院校遍布全国重点高校及国外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出国留学的学生凭借较高的雅思、托福成绩、日语国际一级成绩及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申请到国外多所重点大学的入学资格,毕业生考取的国外高校有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洛杉矶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培养的人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和区域基础英语教育需求,有家国情怀,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英语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及探究能力;善于合作沟通与创新,能够胜任中学英语教学与管理工作,并引领区域英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本专业突出中西文化对比,注重教师素质养成,形成了“彰显文化思辨教育”、“培树乐教育人素养”的专业特色与优势。专任教师22人,教授3名,高级职称占比60%。近几年,承担各级别科研教改课题40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本专业读研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15%左右,部分毕业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洛杉矶大学等高校。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均超过75%,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85%以上,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人数约占70%,主要在中小学和教育机构工作。廊坊区域中学的英语教师70%毕业于本专业,很多毕业生目前已成为各学校的中坚力量。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英国文学导论、美国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要、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与辩论、中学英语教学法、中学英语教学技能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商务、翻译或旅游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商务、经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领域从事商务、翻译、旅游管理等工作,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坚持日语与商务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国内外合作办学之路,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常年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和日本文教大学有合作项目。本专业教师11人,外籍教师1人。其中博士4人,硕博占比100%,全部教师均有在日学习或进修经历。近年来主持各级科研教改项目近20项,其中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每年有毕业生进入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神户大学、名古屋大学、日本文教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多进入日资、合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职业发展良好。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学成为日语教师。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交际口语、日语视听说、日语分析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文学概论、日本语言概论、演讲与辩论、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商务日语谈判、日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日语、日本簿记、物流日语等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掌握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够在涉外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突出商科知识和实践,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合理,博硕占比100%。专任教师7人,其中副教授4人;近年来,共有3项省部级课题及10余项厅局级课题结项,发表科研论文15篇,教材编著2本。本专业和廊坊地区的许多生产厂家及外贸公司关系密切,有较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目前外国语学院已成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有“森林家具跨境电商”、“锐.家居跨境电商”两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0年,多名学生和教师参加第四届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并获奖。近年来,多名毕业生考入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毕业生主要在京津冀地区就业,就业率超过80%,大部分从事外贸行业,15%左右的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从事教师教育工作。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学、跨文化交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专门用途英语、跨境电商、商务旅游、外贸业务综合实训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思想素质、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较为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相关专业领域知识,掌握多种文本的笔译技能、多种场合的基本口译技能、基本的翻译技术应用技能,拥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国际视野、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胜任政府涉外部门、文化宣传出版单位、翻译公司、驻外机构、外资企业、涉外商务机构、旅游机构等部门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语言服务及国际交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突出应用型专业特色,在夯实双语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语言先行、实践创新”的专业特色。借力京津冀地域优势,本专业积极推进语言服务实践活动,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养成,保障学生口、笔译的翻译实践学时。翻译系教师7名,副教授2名,90%教师持有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口笔译证书。近2年来,翻译系教师在翻译及教学类大赛中屡获佳绩,2021年荣获河北省外语金课团队大赛一等奖1项,河北省燕赵杯翻译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师致力于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的研究,有丰富的口笔译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近年来,翻译专业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为中国图书馆年会、亚俱杯排球赛、518经贸洽谈会等重要会展和赛事提供语言翻译服务。同时,翻译系下设译轩翻译社,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语言服务同时,增加学生翻译实践的机会。翻译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基本为口笔译专业,2021届毕业生考取院校有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多从事不同领域的翻译、外事以及外贸工作。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与译述、英语读写、英语口语、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应用翻译(旅游方向、会展及空港方向等)、联络口译、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翻译技术、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概要、语言学导论、学书阅读与写作、跨文化交际、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理学院

理学院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和信息技术系,开设3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物理学专业两个师范类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非师范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8人,博士学位者20人,拥有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5人(其中二层次人选1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24项,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廊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建有廊坊市重点实验室3个,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

学院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基础上,持续保持高质量的育人传统,大力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和专业发展,着力发挥育人特色,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服务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微课比赛等各级各类专业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40余项。学院重视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多方渠道落实就业工作,学生的年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辐射京津,培养适应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数学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数学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占比96.6%,高级职称人数占比61%。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3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拥有廊坊市数学生态模型重点实验室1个,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近5年来,获批国家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16篇被SCIEI检索,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廊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学生在数学建模、微课大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知识技能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7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累计60余名,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大学毕业生30余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近世代数、数学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物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中等学校物理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占比83%,高级职称人数占比61%,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为河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廊坊市材料物性模拟重点实验室1个,纳米功能复合材料设计校级科研平台1个,配有专业的科学计算服务器和激光实验室。近3年来获批省级科研项目1项,厅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被SCI检索13篇。近3年来,物理系19名学生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32名同学在省级竞赛中获奖,先后4位教师在全国物理教学竞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物理教学论等专业必修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物理教具改进与制作、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计算物理基础等选修课程。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初步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京津冀地区从事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相关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占比100%,高级职称人数4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拥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线上专业课程30门,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扎实基础,注重创新”的专业特色。拥有廊坊市教育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1个,近年来获批省级科研项目3项,厅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泰迪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

主要课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Web挖掘、Python程序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信息论与编码、并行算法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教学实验中心4个教学单位,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获批校一流本科课程2门。学院现有廊坊市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廊坊市智能交通系统2个廊坊市重点实验室以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院。

学院现有教师76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比例达28%,硕士、博士占95%。教学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项目15项,厅局级项目70余项。学院教风端正,治学严谨,注重学科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完备的实验、实训设备。同时,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具备突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保障。学院学风优良,学生党支部获批“河北省高校三十个样板党支部”,并顺利期满验收。学生多次在“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特等、一、二、三等奖;学生的考研通过率较高,许多被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河北,服务京津,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素养,具有过硬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研究的骨干中学教师。以及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测试、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任课教师1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承担省级教改课题3项,获批省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EI等科研论文20余篇。建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一流本科课程2门。在校学大部分考取了初中、高中相关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近年来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多次获得国家三等奖及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主持18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发表论文5篇。学生考研被东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录取。

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软件工程、Linux操作系统。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具备电子产品与系统设计、电子电路、信号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能够在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设计开发、电子产品检测、生产组织、制造、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近几年完成科研及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等各类竞赛,多次获得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并入围全国赛事获得奖项。毕业生考研人数逐年攀升,考取的院校有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等。毕业生近年来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能胜任硬件电路设计开发、网络通信设计开发等专业技术工作,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和自主创业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等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实践基本技能;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实验分析、系统运行与维护、生产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硕士、博士占比90%以上。近年来教师获批省部级及厅局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专业建有电路实验室、模电实验室、数电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和继电保护实验室等以满足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为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考研多被太原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录取。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取各地市的国家电网等单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工厂供电、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信息工程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处理以及基本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具有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调试及应用等领域从事教学、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宽口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3人,1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近年来获批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项,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河北省教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本专业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训练和锻炼。学生参加“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获批多想创新创业项目,多名毕业生考取中国民航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研究生。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语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Matlab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运用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并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和优化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任课教师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承担省级教改课题3项,获批省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EI等科研论文20余篇。建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一流本科课程2门。在校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多次获得河北省一等奖、二等奖,并入围国赛获得奖项。毕业生考研多被大连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录取。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具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概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信息通信领域,培养学生在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各类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信息处理、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的专业技能,能够在通信、电子等相关领域从事通信技术的基础研究、工程设计、网络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人,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坚持“以研促教”,先后承担省市级教改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精神和就业能力。在校生积极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获得河北省二等奖、校级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并获批多项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生考取的院校有西安邮电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重点院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能够从事无线通信、通信网络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现代交换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下设化学、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3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职称9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拥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5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4人,廊坊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人才1人。

学院建有9600平米河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基础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精密实验室及开放研究室等。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圆二色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大型精密仪器15台套,设备总资产2800余万元。通过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夯实专业基础,依托“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借助“河北省生物质碳材料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化学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塑造创新品质,形成了由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校级研究平台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3年,学院承担国家基金委、省科技厅及省教育厅等政府支持科研项目86项;发表学术论文8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2021年度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还曾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各1项。

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传承48年历史积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开设本科教育以来,考研率连续18年保持在30%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近3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8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15篇;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全国大学生专业类比赛等奖项20余项。

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化学专业功底,具有较高水平的教研能力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的骨干化学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品牌特色建设专业,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教学团队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曾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教师5人。拥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3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通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几年来,化学专业学生获教师资格证的比例超过80%,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目前,化学专业已与廊坊市第八中学等多所学校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联合开展了校校合作研究及科普活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学教师。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新课程标准、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科学和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及化工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现代实验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化工、能源、轻工、医药、商品检验、环保等行业和行政部门,从事产品检测、工艺开发、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5人。拥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2021年度,科研团队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师团队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已完成多项课题研究。为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进步,已与河北绿农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廊坊市中铁物探勘察有限公司、北京华测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等多所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毕业生供职于君乐宝乳业、新奥集团、北京国药集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分离科学概论、商品检验学、食品安全与食品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基础、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材料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要求,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系统掌握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石油化工、建材、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医药等行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3人。拥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师科研团队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团队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有科研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转化。目前,本专业已与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廊坊兴联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实训合作,为学生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研究方法与加工技术、介观化学与纳米材料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系和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生物科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遗传学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生物科学一流建设专业、河北省动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学院、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高校食药用菌资源开发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博创兴农”星创天地及多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普基地等多个学科专业平台和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拥有一支充满活力并富于创新的高素质年轻教师队伍,高级职称占比52%,博士、硕士占比93%,其中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另外,特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枢强研究员和全国攻坚脱贫创新奖先进个人侯桂森教授为我院特聘教授。学院教师近五年承担国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河北省基金、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拔尖人才及重点项目、廊坊市科技局项目及横向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180余项;获国家职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表论文160余篇,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其他教研、科研奖项多项。

学生研究生考取率年均50%以上,录取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所;荣获“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百余项。麦可斯评价报告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高于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在95%以上。

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并创新发展,建立了专业基础扎实、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形成、首岗胜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支撑体系。学院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以推动河北省基础教育和京津冀生物产业发展为己任,积极构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已成为河北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教育管理、生物技术、食品等行业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生物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素养、过硬的生物教学与研究能力、较高的育人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能胜任中学教学工作的优秀生物教师;同时兼顾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化学生物学综合人才培养创新高地等教学质量和教学创新平台,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2020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逐渐积淀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师德引领、平台支撑、研教共生”的专业特色,为培养河北省基础教育优秀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行业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组织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教学论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位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并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及培养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生物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在校学生152人,依托河北省遗传学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星创天地、廊坊市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廊坊市微生物发酵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廊坊市细胞工程技术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已成为我校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和一流建设专业。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并有发展潜力的食品相关领域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训练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与检测等领域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在校学生376人,拥有河北省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廊坊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廊坊市微生物发酵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为培养优秀的食品行业工程师和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上、下)、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设备、食品化学分析实验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实行统一领导、联合管理。经济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保险学和电子商务四个本科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42人、博士25人,在读11人,高职称教师比例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师资队伍,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三年经管学院教师发表各级学术论文79篇,主持科研课题60项,其中横向课题5,主持教改课题15项。近三年经管学院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110人次。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名,学生思想活跃、学风端正、基础扎实、兴趣广泛、追求上进,许多毕业生考取了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经济与管理学院建有省级经管仿真模拟实验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包含人才综合测评实验室、ERP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会计综合实验室、创业创新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室、酒店餐饮和酒店客房实训室,金融贸易综合实验室、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学院目前有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着力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学院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亲生爱生的教师队伍。学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60余家企事业单位与我院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其中,新奥、荣盛、华夏幸福、顺风速运等十余家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在我院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大力推进应用转型,目前有省级产业学院1个,京东物流产业学院;校级产业学院1个,新绎文旅产业学院。学院还采取企业冠名班、设立企业奖学金、召开校企合作论坛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发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融合。2017年,学院获得“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工会获得“廊坊市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空港校区办学,坐落于永定河畔,北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4公里,校园占地面积近800亩。地处北京新机场空港物流产业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腹地,南部与雄安新区相望。校区独特的区位为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地处首都地区“一轴三带”京津发展轴的轴心区,是河北省实施“一线两厢”战略的“一线”前沿地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站、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纷纷到校区附近的固安工业园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学校将抓住这一良好环境机遇,创新育人机制,科学谋划空港校区的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和发展模式,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应用性专业特色、地方性学科特色、技能性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加大空港校区教学生活设施的投入,下大力度改善空港校区的办学条件,提升空港校区办学功能、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出更多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并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了解对外贸易方针政策,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具有熟练操作进出口贸易业务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营销策划知识熟练地进行国际市场的开拓与管理,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有POCIB实训室、经济学沙盘实训室和20个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0人(3人博士在读),海外留学生4人,多名教师具有英语及日语授课能力。在校生500余人,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较高,多次参加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并屡获佳绩。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据、市场营销学、金融学、外贸英语函电和商务英语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保险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掌握扎实的经济与管理、保险及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保险营销、保险业务操作、投资理财、保险企业管理等能力,能够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和投资理财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建有金融保险仿真实验室和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与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保险、阳光保险、中国银行、华夏银行、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充足的岗位。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0%,博士5人,拥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金融高级经济师等双师型教师达50%以上。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奖,金融杯挑战赛国赛奖。2021年考研升学率达到28%,多人被国内知名高校录取。很多毕业生已在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太平保险、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河北银行等公司任职,成为行业精英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数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社会保险、保险精算、市场营销学、保险法、保险公司会计、互联网金融、社会保障学、保险经营管理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

本科生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国内和国际营销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运用现代网络营销技术和传统营销手段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市场营销管理决策的基本能力,服务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下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组织,从事市场开发与规划、营销管理、营销计划执行与控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和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有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博士3人,硕士11人。60%的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学生多次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挑战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市场营销策划、现代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电子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创业思维,具有电子商务运营应用、互联网营销与策划、信息管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与技巧,在传统企业、新型网络服务商、网络创业等多个领域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电商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和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有2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博士3人,硕士11人,在读博士1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60%以上。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导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营销、网页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运筹学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实行统一领导、联合管理。管理学院下设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五个本科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42人、博士25人,在读11人,高职称教师比例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师资队伍,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三年经管学院教师发表各级学术论文79篇,主持科研课题60项,其中横向课题5,主持教改课题15项。近三年经管学院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110人次。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名,学生思想活跃、学风端正、基础扎实、兴趣广泛、追求上进,许多毕业生考取了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经济与管理学院建有省级经管仿真模拟实验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包含人才综合测评实验室、ERP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会计综合实验室、创业创新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室、酒店餐饮和酒店客房实训室,金融贸易综合实验室、移动电子商务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学院目前有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着力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学院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亲生爱生的教师队伍。学院以校企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60余家企事业单位与我院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其中,新奥、荣盛、华夏幸福、顺风速运等十余家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在我院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大力推进应用转型,目前有省级产业学院1个,京东物流产业学院;校级产业学院1个,新绎文旅产业学院。学院还采取企业冠名班、设立企业奖学金、召开校企合作论坛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发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融合。2017年,学院获得“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工会获得“廊坊市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空港校区办学,坐落于永定河畔,北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4公里,校园占地面积近800亩。地处北京新机场空港物流产业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腹地,南部与雄安新区相望。校区独特的区位为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地处首都地区“一轴三带”京津发展轴的轴心区,是河北省实施“一线两厢”战略的“一线”前沿地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站、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纷纷到校区附近的固安工业园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学校将抓住这一良好环境机遇,创新育人机制,科学谋划空港校区的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和发展模式,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应用性专业特色、地方性学科特色、技能性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加大空港校区教学生活设施的投入,下大力度改善空港校区的办学条件,提升空港校区办学功能、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出更多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并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财经法规,具有财务管理、金融、会计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工商业、金融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金融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学校应用转型示范专业。现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有税收管理实验室、用友ERP实训室、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和2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博士2人,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会计师等双师型资格教师比例达79%。现任教师90%以上有硕士学位,6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学生多次参加在全国、省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近3年,获得河北省高校会计技能大赛奖项8项,河北省高校财务数智化大赛奖项6项,华北区企业价值创造大赛奖项3项。创新创业大赛也取得良好成绩,其中有4名学生参与国家级项目,9名学生参与省级项目,16名学生参与校级项目。学生助理会计师考试通过率80%以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近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年底就业率达96%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高级财务管理、金融学、财务建模、会计信息系统、纳税筹划、审计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够从事会计、审计及相关领域工作,具有较强会计实践能力及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廊坊师范学院首批一本招生专业,建设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有ERP手工沙盘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验室2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人,高职称比例62%,双师型教师52%,其中:注册会计师4名、国际审计师(CIA1名、会计师9名、注册税务师4名。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会计学专业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仅2020年共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3项;2021年共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3项。学生在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得省级、校级等多项奖项。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财务工作(会计出纳等)、审计工作(企业内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税务工作、金融机构工作(各类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统计工作等。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律等方面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操作技能,能够在各类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行政管理等部门基层工作,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与锻炼能胜任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综合实验室、人力测评综合实验室和30余家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博士3名,硕士10名。80%的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多次参加全国人力资源知识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多人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全面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物流管理业务,具有较强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物流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4月获批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20219月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教学团队。拥有物流实验室和物流沙盘模拟实训室及3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3人,硕士10人。教师中拥有国际物流培训师、国家高级物流师,机械工程师,创业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SYB创业培训师,注册形象设计师,中国条码技术培训师等职业资格认证。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统计局等各类课题6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45篇,著作、教材10余部。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中屡次获奖。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学、运筹学、物流管理概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配送中心管理、配送技术与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熟悉会展相关知识,掌握会展策划和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会展策划与管理能力,能在会展及相关企业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及会展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会展综合实训室及2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1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3人,硕士7人,拥有会展策划师、会展经理人等双师型资格。学生多次参加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十四届全国会展策划、展示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

主要课程:会展概论、会展营销、参展实务、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会展政策与法规、会展旅游、会展文案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三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32 人,博士后1人,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3人,省高校优秀体育教师 22人,三届世界冠军并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优秀教师1人。拥有省级体育科学发展培育平台、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廊坊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

学院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之路,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多年来体育学院师生积极服务地方各项体育赛事,2009年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院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同类高校比赛中成绩突出:在“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1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获专业组女子团体第一名”(2014年);“河北省第二十届大学生运动会我校代表团(体育专业组)获奖牌榜第一名并打破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记录1项”(2019年);“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021年);“中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获得铜牌”(2021年);“河北省冰雪运动会获得两枚银牌”(2019-2021年)。体育学院通过打造“师生冠军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全国的影响力与知名度。郑少忠老师在2015-2017年世界健身锦标赛男子健体174cm级别组比赛中实现了我国在世界健身锦标赛上三连冠,并于2016年荣获我国运动领域最高荣誉奖——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在2019-2021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古典健美175级别比赛中再次荣获三连冠;2019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健美锦标赛获得亚军,亚洲健美锦标赛获得古典健美冠军。郑少忠老师的成功影响了众多健身健美运动爱好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多届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8-2021年我院学生在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锦标赛中共获得321铜,其中我院2名学生入选国家健身健美青年队并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2018年第52届我院亚洲健美健身锦标赛中,斩获健身先生青年组季军和男子健体青年组第四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学院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河北省各地市培养了两千多名体育骨干人才。毕业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专业素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适应国家和区域基础体育教育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系统掌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体育专业技能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与竞赛及其他相关相近工作的中学体育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不断提升专业培养质量。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德技相长、兼蓄竞攀”的专业特色。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71%,硕博占比82.3%。近年来,获批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学生依托自身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创佳绩,曾荣获亚洲健美健身锦标赛优异成绩。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取得世界健身锦标赛的三连冠,为国家争得了殊荣。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科研方法、田径与户外运动、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发展,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主要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服务、咨询与指导,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策划、经营管理、科研等方面工作的社会体育相关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以加强应用型转型为抓手,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及校企合作实践实训服务社会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有15名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占比93.3%,博士占比20%,双师双能型人才占比80%。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获批国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级及厅局级成果奖十余项;在健康科普、社区健康服务、群众健身项目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社会服务方面积极贡献。本专业学生在全国运动康复技能大赛、全国健身健美锦标赛以及各类省级大学生运动会等国家技能比赛及国家省级大型体育赛事中,成绩优异、硕果累累。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运动技能,能胜任专项运动训练、竞赛、教学、管理等体育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本专业充分结合生源实际情况,从训练方式、训练理念和训练效果的评价三个层面出发,积极寻找创新路径,使得运动训练专业建设理论更具我校特色,鼓励专业教师主动学习最新的运动训练学知识,并且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效果。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概论、运动竞赛学、运动技能与控制、体育保健学、专项理论与实践。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体育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本项目基于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结合当今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采用合作办学模式,融合中波国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事务,熟知中波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系统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创新、创造和开拓能力及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中学体育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功能解剖学、人体运动学、运动生物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教育理论、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人类学、生物力学、体育文化史、健康教育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田径、篮球、排球、足球、趣味运动游戏。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四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科学研究所,1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职工59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1%,博士11人,其中,博士后2人,有4名教授为兼职研究生导师。

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双导师制、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小学期实践训练等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学院加强与地方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密切合作,建立了40余个教育实习基地,本科生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了《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四门校级精品课程和《教育理论与实务拓展教程》一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0部。1项成果获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成果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成果获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奖,每年都有多位老师获得校级科研成果奖。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100人次以上。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科学、人文、艺术等专业素养,较强的幼儿保教能力与一定的研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能胜任幼儿园及相关幼教机构保教、研究、管理工作的学前教育优秀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3%,硕博士教师占比100%,其中博士占比30%,形成了“园校共育,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

主要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卫生学、保育学、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乐理、视唱与练耳、琴法、即兴伴奏、幼儿舞蹈与创编、学前美术、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故事表演与创作、幼儿教师口语与礼仪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心理学应用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基本的专业写作和交流能力,能胜任心理学初级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4%,硕博士教师占比92%,其中博士4人,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研究平台,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以上项目30多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厅及以上奖励10余项。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小学教育优质师资增长需求,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高尚师德与健全人格,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拥有广博文化素养和一定国际视野,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在小学从事教育和多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50%,硕博士教师占比83%,形成了突出学生主体,服务全程成长的“四位一体”专业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汉语基础、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美术基础、音乐基础、现代教育技术、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小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英语教学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教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地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对教育高层次人才增长的需求,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高尚师德和健全人格、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和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为教育学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硕博士教师占比100%,其中博士3人,多名教师在省厅级科研项目中获奖。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研方法、德育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现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雕塑、书法学六个本科专业。专业整合前,装饰雕塑、环境艺术设计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学位的教师30余人,专任教师多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等专业院校。教师多人多次参加全国重大展览,美术作品曾入选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全国群星艺术展以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单项展览,书法作品曾获第二届、第四届、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在第十届、十二届国展及多个单项书法展赛中获奖或入展。许多作品被众多大型艺术机构收藏。学院教师曾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和铜奖、在河北省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数十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现出版教材20余部,个人画集、专著近20部,有近千幅作品和论文发表在《美术》、《美术研究》、《装饰》、《中国油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冯贵波教授的漫画作品还先后在比利时、奥地利、荷兰、法国、日本等23个国家展出和获奖。部分教师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业绩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 《艺术家名人录》等多部辞书。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的《永远盛开的紫金花》大型雕塑的泥胎模型就是在美术学院完成的。

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在协同联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院常年邀请京津及省内众多兄弟院校的知名教授和国外行业内专家举办学术讲作,并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观摩考察知名企业等活动。另外,学院不断努力,拓展了与中国装饰协会联合举办平面设计师的资格认证、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资格认证、中国家具协会家具设计师资格认证等专业认证项目,并指导学生踊跃参奖参赛,仅近两年学院学生在国内外众多大赛、展览中累计入选、获奖20余项,省、市级获奖近40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三等奖4项。在第12届“陈设中国•晶麒麟奖”大赛中,学生参赛非遗文创设计作品《方圆》、《格致》斩获陈设艺术品奖•优秀奖,并获得网络最受欢迎奖;《活色生香》、《镜花水月》斩获未来奖和优秀奖多项荣誉,这些成果都是美术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努力的结果。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际能力培养,张扬艺术个性,通过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不断加强硬件建设,为学生营造了成才的良好氛围。美术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思维模式中探索各种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建设思路:一是继续探索推进我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二是借助设计项目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和企业共建教学平台;三是围绕岗位职责,严谨的工作规范,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发展的思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项目。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1人。近年来获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三年,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奖项10余项。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史、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园林景观设计、家具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史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教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博士3人,硕士8人。7名教师有实际驻场设计能力,担任多个公司的设计总监或者设计师。近年来获批省级精品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教育厅教改实践项目。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奖项累计80余项,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1项、第二届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1项。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方法、家具专题设计、产品专题设计、产品设计语义学、中外工艺美术史、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形成以理论教学为指导,实践项目设计教学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名,博士2名。近年来获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各类专业论文数10余篇。师生共同组织策划了全国大学生招贴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珠宝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学生多次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白金设计大赛、金犊奖、米兰设计周等重要赛事的多项奖项。

主要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企业形象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进行美术教学的教师,美术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本专业形成专业绘画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同步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2名,其中教授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名。近年来获批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教师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各类专业论文60余篇,师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展并获奖。

主要课程: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透视学、解剖学、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学实践、素描、水彩、水粉、国画、油画、书法、材料与技法研究、计算机应用、美术教学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雕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写实和抽象的造型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于扎实基本功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空间感觉能力,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专业雕塑领域从事设计、制作,能够进行专业雕塑研究及相关教育行业的教学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博士在读1人,专业教师均硕士毕业于八大美院和全国重点高校。教师作品历年来多次入选由文化部,各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美协组织的国家级、省市级美术大展并获奖。系部设置30多门专业必修课程与方向课程,专业教学学术氛围浓郁,既有传统学术脉络的传承,也有学科新型理念的拓展与延伸。近年来教师获批省级课题4项、局级课题2项、国家专利1项,联合编辑出版教材2部,专业画册2部,各级别学术论文及作品发表30余篇。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者1人,获得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者1人,考研5人,在学校各类型比赛中获奖多人。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中外雕塑史、透视学、解剖学、素描、泥塑人像写生、泥塑人体、浮雕写生、古浮雕临摹、大型浮雕设计与制作、金属焊接、石雕、锻铜、陶艺、专业考察、计算机设计制图软件应用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书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掌握扎实的书法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艺术及书法的历史与现状,能运用艺术批评的一般原理赏析与评价书法作品和书法现象,了解学术规范,并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书法专业领域胜任各类书法创作、教学、研究、策划、展示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致力于专业特色建设,提出“注重素养、夯实基础、一专多能,拓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现有专业教师5人,其中博士1人,博士在读2人。近年来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或专题近20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教师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国家级书法重要展览获奖或入展近40次,其中获兰亭奖4次。部分教师多次担任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比赛的评委。学生在省市级书法展赛中获奖或入展近30次,有1人取得国家级会员资格,7人取得省会员资格。2021年,考取书法硕士3人。

主要课程:楷书临摹、篆书临摹、隶书临摹、行书临摹、草书临摹、汉印临摹、古玺印临摹、唐宋印及流派印临摹、楷书创作、行书创作、草书创作、篆刻创作、书刻创作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舞蹈学两个本科专业。音乐学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5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90%以上,近20%的教师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学院树立了“立足廊坊,服务河北,对接京津,走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艺双修,学以致用”为治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音乐、舞蹈人才为目标。

学院非常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和师范专业认证。与廊坊市宏泰集团、壹佰剧院合作建立廊坊市文化艺术产业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省内外多所兄弟院校建立高校艺术联盟,积极开展校际间的专业交流与合作;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协会签订“课程合作”协议,为舞蹈专业职业资格培训提供平台;与廊坊市音乐名师工作坊建立师范教育合作平台,在课程改革、双师培养以及提高学生教师资格证获取率等方面展开合作。2022年音乐学专业成为河北省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首批专业,学生在校即可参加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全部合格将获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

多年来,学院在专业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教师在国家核心刊物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编写、出版全国高校“十一·五”规划统编教材10余部,其它教材、专著多部;原创作品近百部;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厅级课题多项,拥有国家级大创项目;师生有近千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90多项。音乐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声乐》、《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钢琴》等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一坊两团”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表、教、演综合能力。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艺术团、学生艺术团等助力学院发展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已成为学院的特色和亮点。借助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学院定期邀请京津冀地区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我院传经送宝。

学院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向社会延伸,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师生专业水平和扩大学院对外影响力。多年来,师生积极参加廊坊市举办的“5·18”经贸洽谈会、“廊坊之夏”、廊坊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图书博览会主题晚会、中国图书馆年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大型原创音乐剧《紫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百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廊坊市的文艺舞台,成为廊坊市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大批毕业生成为音乐、舞蹈基础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社区文艺工作者,为艺术教育和群众文娱活动的开展做出巨大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托京津冀地区丰富的音乐艺术文化资源,立足廊坊,服务河北,对接京津,走向全国。致力培养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扎实音乐专业素养、较强音乐教学与研究能力,综合素质高,美育素养好,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的高素质骨干音乐教师。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5人,在读博士5人。有省(校)级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厅局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2项。在各类比赛中,教师、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4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4人。

核心课程: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中西方音乐史与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即兴伴奏、曲式分析等。

实践课程:专业观摩、舞台实践、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廊坊、服务河北、连接京津、面向全国。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舞蹈学科知识、突出的舞蹈教学、编导能力和美育素养,能够在学校、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舞蹈理论研究,舞蹈教育、创作,艺术管理、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优秀舞蹈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年来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承担省、厅局级科研课题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著作3部。教师、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6项,省级56项。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多次组织参与廊坊市“5·18”经贸洽谈会、“廊坊之夏”、廊坊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图书博览会主题晚会、中国图书馆年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大型原创音乐剧《紫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百余场。

核心课程:舞蹈艺术概论、中外国舞蹈史、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等。

实践课程:专业观摩、专业见习、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排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为校级首批硕士培育学科重点建设专业;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占28%,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3%,多数教师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学院现有河北省科普基地1个,为河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廊坊师范学院科普基地;廊坊市重点实验室3个,分别是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室、土工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室、建筑工程测量实验;廊坊市科普基地1个,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并举,全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全面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定位,积极探索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近五年来,教师获得各级科研立项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20余项,80余人次获廊坊市、北京铁路局等单位表彰,1人获得团中央表彰。办学多年来,学院为京津冀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建设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创新精神,能在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开设房屋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现有专任教师13人,均为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6人。多名教师参加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取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佳绩。指导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取得三等奖及最佳创意奖等成绩。本专业学生历年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考研率10%,为以京津冀地区为主的工程建设领域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课程: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与CAD、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

房建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房建)、钢结构(房建)、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结构试验、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造价

道桥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道桥)、钢结构(道桥)、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墩台基础、桥涵水文、道桥施工技术、道桥施工组织、公路工程造价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工程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工程造价管理、项目管理核心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硕士培育学科,以教育部产学研平台为依托,重点培养熟练掌握BIM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现有专任教师8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2人;博士学历占比37.5%。专任教师中国家级工法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专家1人,廊坊市燕赵英才B4人。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BIM大赛、“互联网+”大赛获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本专业考研学生主要考入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教育行业,深受单位认可,已经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主要课程:BIM软件应用、建筑结构、工程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软件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运筹学、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面向城乡建设中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领域为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主要从事历史建筑的修缮、改扩建、再利用设计与施工,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规划等专业工作及相关的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人,均为硕士及以上学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9%。专业建设过程中重视内涵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建立了以赛促学的机制,师生专业相关教研成果丰富,不仅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同时参与多项工程项目的勘察测绘。《清官式木作营造技术》为校级一流专业课程。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于2021年获批河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廊坊师范学院科普基地。自2003年开始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至今,已为中国传统建筑行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清官式木作营造技术、清官式瓦石营法、宋营造法式、古建筑测绘、古建筑油漆彩绘技术、古建筑设计、古典园林艺术、古建筑修缮技术、古建筑定额与预算、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有教职工56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32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0人,拥有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多名教师在省、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学院拥有“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廊坊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和“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两个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秉承“立身行道”的院训和“修德、练能、励志、创新、育人”的教学理念,通过红色理论课、堂教学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设置进行人才培养,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雄安校区及廊坊市多所中学签署了教育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同廊坊市法治宣教中心、“全国文明村镇”西太平庄村建立起了实践教学基地协作关系,形成了“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社会”的显著办学特色。学院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考取率达到75%以上。近五年来,百余名毕业生成功考取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有半数毕业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以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政工和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立足廊坊、服务河北、面向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师德情操和热爱中学教育事业的情怀,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拥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基础和突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学、教研、宣传以及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是校级重点学科,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专业。2021年获批为校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试点专业,2022年获得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资格。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法学概论、逻辑学、社会学概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实训。

本科生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开设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技术学四个本科专业。传媒学院是学校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和现代传媒发展趋势,加强传媒人才培养力度,更好地服务地方融合媒体建设、发展而于2018年设立的特色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和“正、严、创、和”的治院理念,立足廊坊,依托京津冀,面向全国,以“高级应用型”建设为着力点,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崇创新,坚持与高层次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与高水准工作岗位要求相对接,与学生对高质量就业和持久发展的要求相呼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传媒人”。

学院具有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条件,拥有语音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摄影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影音制作实验室等现代化专业教学实验室。与京津冀地区多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媒体、公司、学校等合作建设了2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学生为嫦娥四号卫星设计徽标被中国航天局采用;获得“新声杯”全国大学生语言艺术节“朗诵单元”最高奖项“新声大奖”,并获“一等奖”、“最佳原创作品奖”等殊荣;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央广网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短视频大赛、全国微课大赛等多项赛事中也屡屡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大,就业渠道广,岗位适应性强,发展潜力大。毕业生的主要去向除考研继续深造外,是国家机关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大中型企业宣传骨干及高级技术人员。传媒学院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均在98%以上。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精湛的新闻传播技能和敏锐的把握前沿动态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接受新闻传播实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掌握新媒体运营方法和技巧。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名,其中高级职称者9人,博士8名,硕士、博士占90%。近三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项目15项,厅局级项目20项,教改项目13项。教师自编教材《新闻评论应用教程》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学生积极参与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以及《调研河北》、《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项目和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多个应用技能训练社团和创新创业社团,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

主要课程:新闻传播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史、新闻摄影、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实务、新媒体运营。

本科生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和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扎实,观念开放,具备创新性和行动力的应用型数字艺术工作者。满足融媒体格局下影视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动画与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创作,交互媒体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的高级应用专业型艺术人才需要。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创作方法;具有手绘创意能力、数字影像设计和视觉叙事才能;精通影像设计,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相关软件和制作技术;对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成就、新技术和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敏锐度,具有时尚观念、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毕业生将从业于影视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动画与数字艺术创作及相关交叉领域、企事业单位等。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效果,2016级王一菲同学主持完成“嫦娥四号”等多次国家发射任务徽章设计;本专业学生获“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一项;获得河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微电影专业组一等奖两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多项。

主要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数字媒体艺术导论、视听语言与分镜设计、三维动画基础、动画概论与原理、数字摄像与表现、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动态图形设计、数字短片创作。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廊坊,依托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能实时了解新时代媒体发展的理念及趋势,掌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和有声语言传播规律,系统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要具备播音主持、新闻采编、解说配音、宣传策划等专业能力以及一定的播音口才教学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领域的各类传媒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机构从事播音、主持、解说、配音、采编、宣传、策划、培训等传播类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以赛代练,以赛促教”,学生们多次参加全国、全省专业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其中2015级学生荣获央广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河北地区一等奖,全国50强。2017级学生获得全国“新声”语言艺术节最高奖项“新声大奖”,并荣获“一等奖”、“最佳原创作品奖”、“伯乐奖”共四个奖项。2020级学生获得“第三届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全省一等奖。本专业毕业生在考研和就业方面表现良好,每年都为“京津冀”的高校、企业、媒体单位、机关单位、中小学等输送大量人才,并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主要课程:播音学概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音视频软件编辑、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师范类专业,立足廊坊,依托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与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进行基本的教育技术软、硬件开发设计。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有中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教育软件开发和课程设计、广播电视台视频节目制作、部队和银行的培训工作。

专业建设成效:本专业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研相长”的专业特色。近年来,共获批河北省社科基金教改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项目4项,廊坊市科技局项目3项,出版教材1部,发表科研论文16篇。多位教师在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获奖。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廊坊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学应用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等赛事并多次获奖。部分学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名校研究生。

主要课程:教育学及心理学、信息技术教学论、平面设计、摄影技术与艺、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程序设计、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等。

本科生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