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六个一等奖!学校“挑战杯”省赛成绩再创新高
(通讯员 张哲 陈宇龙)5月8日至9日,由团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学联共同主办的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根据获奖名单公示文件内容,我校获一等奖六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其中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1月我校启动了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共收到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等三大类作品283件,参赛作品数量再创新高。同时本届校赛首次采取院、校的两级比赛形式,校团委积极动员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并举办了学科竞赛指导经验交流等活动。经过资格审核、外送专家评审、项目路演、现场答辩等环节,产生了12件校赛优秀作品参加省级竞赛,随后举办了网络培训、集中培训、专家问答、模拟问辩等多场活动帮助选手进一步打磨参赛项目,提高参赛水平
本次“挑战杯”省赛,经过竞赛评审委员会近1个月的盲审,我校共有9件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在决赛现场的答辩环节中,我校学子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沉着冷静、精彩陈述,获得的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最终《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及其集成设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策略——以武汉市为例》、《面向超精密电子装联领域的温控激光锡焊装备》、《纳米金元宝的等离激元强耦合和磁共振特性及其光催化和SERS超灵敏分子检测》、《基于土壤大数据的智能农业工作车》、《石油及煤层气开采含水率压力高精在线测量与控制系统》等六个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详细获奖名单见后表)。学校下一步将在省赛获奖作品中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即将在四川大学举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之一。而湖北省“挑战杯”赛事经过24年的探索和积累,也已经成为全省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类赛事活动。本届湖北省“挑战杯”竞赛共吸引来自全省108所高校近万件作品参赛,参赛高校及参赛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参赛作品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我校项目获奖详单:
编号 | 所在学院 | 作品名称 | 负责人 | 学历 | 指导老师 | 类别 | 获奖等级 |
1 | 机电工程学院 | 面向超精密电子装联领域的温控激光锡焊装备 | 张靖宇 | 本科生 | 陈绪兵、李芳 | 科技发明制作 | 一 |
2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策略——以武汉市为例 | 刘斐旸 | 本科生 | 彭然、彭玉玲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一 |
3 | 材料学院 | 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及其集成设备 | 刘耀东 | 本科生 | 王树林、徐慢、张哲 | 科技发明制作 | 一 |
4 | 光能数理学院 | 纳米金元宝的等离激元强耦合和磁共振特性及其光催化和SERS超灵敏分子检测 | 陈友龙 | 本科生 | 马良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一 |
5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 基于土壤大数据的智能农业工作车 | 杜毓琛 | 本科生 | 吴云韬、卢涛、 谭明武 | 科技发明制作 | 一 |
6 | 电气信息学院 | 石油及煤层气开采含水率压力高精在线测量与控制系统 | 毕斯琴 | 研究生 | 李自成 | 科技发明制作 | 一 |
7 | 机电工程学院 | 基于气浮旋流技术的多相混合除油系统 | 肖涛 | 研究生 | 汪威、林纬 | 科技发明制作 | 二 |
8 | 材料学院 | 高性能、低成本、无污染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涂金英 | 本科生 | 黄华波 | 科技发明制作 | 二 |
9 | 化工与制药 | 双功能CeO2-ZnO/KIT-6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吸附脱硫的应用 | 廖明宇 | 本科生 | 吴华东、张哲、郭嘉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二 |
10 | 化工与制药 | 吃货劳模黑水虻变致富金虫——固态有机废物生物转化及其资源梯级利用 | 刘宇 | 本科生 | 冯魏良、谭明武 | 科技发明制作 | 三 |
11 | 机电工程学院 | 自动振打除灰装置 | 张德安 | 研究生 | 郑小涛、谭明武 | 科技发明制作 | 三 |
12 | 外语 |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上海杨浦滨江打造“人民城市”样本的生动实践 | 吴怡然 | 本科生 | 付书科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