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建设高水平大学 提升广州竞争力
时间: 2019-01-17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5635
收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务院随后也正式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推进若干大学和学科2020年进世界一流行列。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也是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广州市建设高水平大学圆桌会议也在穗召开,大学管理的翘楚、学科领军人物齐聚一堂,为广州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把脉会诊。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在会见圆桌会议重要嘉宾时表示,广州正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以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加强总体谋划,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广州城市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明确了广州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方向,也强调了广州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现实意义。 广州具备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拥有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天时地利人和”。一者,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一并力推的“重点工程”,是教育的“风口”,全社会正给予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当高的关注,此为“天时”;二者,广州市科研基础雄厚,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31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95家,是华南科技研发资源最集中的城市,能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此为“地利”;三者,广州高校众多,中大、华南理工等名校也于此聚集,7所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有6所位于广州,高校人才储备丰富,高素质人才集聚,能为广州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榜样力量,此为“人和”。 有好的基础,辅之以正确的方法,找准建设路径,可以提升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效率。 首先,深挖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特色。此次圆桌会议上,专家们为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做了详细论证和质询,提出的共同意见建议是——要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凸显学科特色和优势。客观而言,与7个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的高校相比,尽管广州市市属高校还有差距,高校建设与广州全国“第三城”地位还不能完全匹配,但两所学校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上依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如两校共5个学科项目入选了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高水平大学建设,可以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推进点,找准自身特色,一步一步提升大学综合实力。 其次,完善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制度。放眼全球,高水平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点,就是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广州建设高水平大学,须完善相关制度,以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赋予大学更多自主权。此次圆桌会议上就有专家提出,应为广州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设立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权责边界。设置三个清单,可以让两所学校在人财物方面,按照大学自身规律发展,值得点赞。另一方面,要完善科研评审制度,打通优秀科研项目的报销、补贴通道,避免拔尖人才浪费太多时间做申请课题、排队报销之类的“无用功”,让其更专心做学问、搞科研。 再次,加大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扶持力度。高水平大学建设,带来的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像圆桌会议上有专家说的那样,政府再怎么加大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投入,都是值得的。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水平大学的资金支持,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如加快广州医科大学校园二期建设,改善该校的办学条件;当然,加大投入更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可参照“985高校”经费管理模式,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夯实大学人才基础。与之相应的是,各部门要积极出台更多“有吸引力”政策,为高水平大学引进人才的落户、科研等提供便利,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座有文化底蕴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理应有高水平地方院校作为支撑。广州建设高水平大学,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也符合当前“双创”要求,更是广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应有之意。立足广州,找准特色,广州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必将指日可待。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11/09/content_3047059.htm(责任编辑:杨绍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