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南山团队 全国唯一
时间: 2021-11-04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4618
收藏
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领衔的“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据悉,这是2020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创新团队,也是广东首次获得该奖项。
以钟南山、何建行、冉丕鑫为学术带头人的呼吸疾病防控团队自1979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现“广医一院呼吸健康研究院”前身)建立以来,以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生命至上的科学态度为指导思想,以社区防控、早诊早治、精准治疗为抓手,对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慢阻肺、肺癌、SARS及COVID-19 等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诊、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奖后,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奖项极大地肯定了团队研究的方向,就是要研究国家急需要、最需要的东西。他强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
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数十载创新未停步
1971年,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加强对慢支炎及肺心病防治”的号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慢支炎防治小组”(团队研究成果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成立,成为国内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团队之一。这支拥有近50年呼吸疾病研究前沿经验的团队长期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相结合,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钟南山院士、何建行教授、冉丕鑫教授领衔,先后组建了12个国家级平台。
团队成立以来,围绕“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国际领先提出了“隐匿性哮喘”“无管(Tubeless)手术”“慢阻肺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控”等新理念,构建了国际领先的评估肺癌复发的分子标记物预测模型及慢阻肺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控的社区模式。
此外,钟南山院士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主要成员,该团队也是我国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的主要防控团队。2003年,该团队明确了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原称非典型肺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并实现全球最高救治率(83%),在H1N1、H5N6、H7N9的防控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促成国家多项政策法规制定。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团队成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钟南山院士在关键时刻到武汉进行现场调研,最早确认并提出新冠肺炎能够人传人,指导全国的疫苗研发工作,并领导制定第三至第七版全国诊疗方案等;团队成员奋战在抢救重症和极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战场,“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 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为推动新冠肺炎救治能力提高,并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顶天”“立地”“为人民”
“做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要抓住国际前沿理念、攻关国家急需的项目,‘立地’就是要能解决老百姓的需求,研发出对老百姓有效、安全、价廉、方便的器械和药物。” 钟南山院士曾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他和团队历来注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顶天”“立地”“为人民”——致力于提高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该团队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多中心临床研究、生物资源库等开展研究,并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平台,推动防诊治研究成果的迅速下沉,一方面将先进的技术转化为产品,发展出适合国情的“效优、简便、价廉、安全”的药物、技术、器械;另一方面将先进经验形成临床诊治规范、共识、指南向基层推广,并通过“应运—反馈—修正”机制,实现更好的覆盖和应用。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钟南山院士、何建行教授、冉丕鑫教授领衔
12个国家级平台
包括国内首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个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实验室、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呼吸疾病国家疑难危重症疾病诊治提升工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
4个主要研究方向
1.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与传播机制及临床防治;
2.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分子发病机制与早期防控;
3.慢阻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早期、综合防控;
4.过敏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早期诊断及干预。
呼吸道烈性传染病主要防控团队
2003年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原称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团队明确了SARS病毒的致病机制并实现全球最高救治率(83%)
新冠肺炎防治工作
钟南山院士在关键时期到武汉进行现场调研,最早确认并提出新冠肺炎能够人传人,指导全国的疫苗研发工作并领导制定第三至第七版全国诊疗方案等;团队成员奋战在抢救重症和极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