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西华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28-87720097,028-87720918

官方网址:http://www.xhu.edu.cn/ http://zb.xhu.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西华大学发布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时间: 2017-01-05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2377 收藏
近日,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精心编制完成《西华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此次发布的《报告》包括了就业基本情况、就业相关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主要特色举措等五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西华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已于1月3日在西华大学招生就业网正式发布。为了更加系统、客观地分析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开展了对来校招聘的464家用人单位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6月),对第三方机构采集的数据(数据截止2016年10月 30日)进行了科学详实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招生与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整合相关数据、资料,编制完成了本次《报告》。此外,《报告》援引了第三方机构麦可思、新锦成公司开展的“西华大学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报告”部分数据。《报告》显示,我校2016届毕业生共计111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92人,本科毕业生7501人,专科毕业生 3129人。毕业生涵盖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文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管理学人数较多,占毕业生总数的72.27%。本科及硕士毕业生生源分布于28个省市,其中生源较多的省份是四川、重庆、山东等。《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8月31日,我校已就业人数为10361人,总体就业率为93.16%。其中,毕业研究生已就业465人,就业率为94.51%;本科毕业生已就业6959 人,就业率为92.77%;毕业专科生已就业2937人,就业率为93.86%。《报告》显示,我校2016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以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升学出国等为主。其中,占比较高的分别是民营企业66.76%、国有企业21.55%、三资企业4.16%、升学出国8.40%。从就业地域分布看,我校2016届毕业生工作地区流向以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为主,工作区域分布较广,其中,人数比例较高的省市有四川省、重庆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等。从就业行业分布看,2016届毕业生签约单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教育等行业领域。《报告》指出,根据对464家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整体满意度较高,基本满意及以上比例占 99.48%,用人单位肯定了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用人单位对我校校园招聘服务的整体满意率比较高,学校的就业服务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较高认可。根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我校本科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均在82%以上;其中毕业生对母校所提供的招聘信息发布和就业手续办理两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分别为92.14%和91.55%。《报告》还对学校就业工作的主要举措进行了总结。面对用人需求的变化,学校就业工作始终紧扣“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具有西华大学特色的就业创业工作模式。学校构建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实行各学院就业率目标责任制、年度就业创业工作考核制、就业创业工作效果社会跟踪调查及评价机制、毕业生就业进度定期通报和约请座谈制、就业创业工作激励机制、招生与就业互动机制等,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学校进行多元化的就业市场拓展,搭建了校园招聘会、校友企业招聘、就业实习见习、信息服务四个平台,建立了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机制,建立困难学生帮扶台账,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下拨专项经费,用以帮扶和支持专业就业困难、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的毕业生就业。高度重视基层项目开展及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基层项目就业,鼓励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2016年实现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及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各类基层项目就业100余人。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一起合作创业等。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活动,每年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500余万元。注重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平台建设。近两年,我校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创业计划竞赛、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367项,省级奖584项。相关链接:http://jy.xhu.edu.cn/news/2002/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