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部署2017年职称评审和科级干部集中调整补充工作
时间: 2017-09-27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1207
收藏
9月25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212会议室召开2017年职称评审和科级干部集中调整补充工作布置会议。校党委书记边慧敏、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各部门、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边书记对做好今年职称评审和科级干部集中调整补充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关于职称评审工作,边书记要求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关于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推进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在职称评审工作中要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严守纪律,确保职称评审工作的平稳有序和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关于科级干部的选任,边书记指出,这次科级干部不是整体换届,而是集中调整补充,各单位科级岗位及职数的确定,是学校在充分调研、反复讨论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边书记对做好科级干部集中调整补充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有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要站在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理解学校,克服困难,推进工作;二要规范流程、严格标准、严明纪律,坚持德才兼备,把好选人用人关,真正把那些愿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凡是违反规定的干部,学校将严格追责问责;三要统一思想,做好稳定工作,多沟通、多协调,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把学校关心教职工发展的举措与下一步打算讲清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王小林副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精确把握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建立健全有关制度,狠抓落实,确保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各项工作高效推进、落实见效。他指出,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是贯彻落实中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职称管理服务方式的重大创新,是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高等学校团结凝聚专业技术人才、激励各类人才发展、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事处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学院抓紧制定和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职称评审标准、评审办法和评审方案。各学院要根据学校职称评审工作时间安排、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开展评审和聘用工作,确保今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王小林副书记还就科级干部调整补充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准确把握科级干部选任的基本要求、方法步骤、时间节点和纪律要求。会上,人事处处长王军就今年学校职称评审环节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具体部署和说明,副处长赵飞传达了全省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关于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推进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据悉,今年学校职称申报评审相关工作已于2017年6月底启动,评审工作将于11月至12月底开展。
相关新闻链接: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房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17年省人社厅等七部门印发《四川省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今年8月省教育厅、人社厅印发《关于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推进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推进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意见》明确指出,要以优化岗位管理为基础,下放高等学校职称评审权,强化岗位聘用管理、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建立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自主评审、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的职称评审制度,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同时,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意见》指出,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必须坚持评聘结合、坚持分类评价、坚持竞争择优、坚持放管结合,规定:一是高校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有效衔接,一般应在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评审;二是高校要立足实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建立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价。三是要求高校实现评审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确保职称评审程序规范、公开透明,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平等参与职称评审。四是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将按规定加强对高校自主评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管,不再统一组织评审、不再审批评审结果、不再发文办证。此外,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意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由所在学校负责组织评审(以考代评的除外,考评结合的需考试合格后再参加评审)和聘用,并要求民办高校参照执行。《意见》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意见》指出:一是高校自主制定评审标准。高等学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省相关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评价标准等规定,结合本校学科(专业)和岗位特点,按照分类评价要求,自主制定分类评审标准,逐步建立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考核体系;评审标准条件应不低于国家和省制定的基本要求。二是高校自主建立评审机构。评审机构一般应包括院(系)考核推荐组、学科评议组、校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公正性。条件不具备、独立组织评审确有困难的高等学校,可委托相关高等学校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也可会同其他高等学校进行联合评审。三是高校自主组织开展评审。高等学校应着眼于本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范围内,立足人才队伍建设现实和长远需要,在保证重点、保证质量、预留一定发展空间的前提下,科学编制年度及未来3-5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计划,自主开展常态化评审。要按照公布岗位信息、个人申报评审、学院(系)考核推荐、申报材料公示、学科评议组评议、校评审委员会评审表决、通过人员公示、颁发资格证书的程序规范开展评审工作。四是高校自主使用评审结果。高校依据职称评审结果,自主对评审通过人员颁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并签订一定期限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合同,并自主加强受聘人员管理;高校自主评审结果仅在本单位有效,专业技术人才跨单位流动的,其职称需由流入单位按规定进行评审或确认。此外,《意见》明确要强化对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监管。《意见》明确: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通过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巡查抽查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考核制度等,加强对各高校开展自主评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确保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相关新闻链接: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房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17年省人社厅等七部门印发《四川省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今年8月省教育厅、人社厅印发《关于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推进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推进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意见》明确指出,要以优化岗位管理为基础,下放高等学校职称评审权,强化岗位聘用管理、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建立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自主评审、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的职称评审制度,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同时,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意见》指出,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必须坚持评聘结合、坚持分类评价、坚持竞争择优、坚持放管结合,规定:一是高校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有效衔接,一般应在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评审;二是高校要立足实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建立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价。三是要求高校实现评审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确保职称评审程序规范、公开透明,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平等参与职称评审。四是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将按规定加强对高校自主评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管,不再统一组织评审、不再审批评审结果、不再发文办证。此外,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意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由所在学校负责组织评审(以考代评的除外,考评结合的需考试合格后再参加评审)和聘用,并要求民办高校参照执行。《意见》明确了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意见》指出:一是高校自主制定评审标准。高等学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省相关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评价标准等规定,结合本校学科(专业)和岗位特点,按照分类评价要求,自主制定分类评审标准,逐步建立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考核体系;评审标准条件应不低于国家和省制定的基本要求。二是高校自主建立评审机构。评审机构一般应包括院(系)考核推荐组、学科评议组、校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公正性。条件不具备、独立组织评审确有困难的高等学校,可委托相关高等学校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也可会同其他高等学校进行联合评审。三是高校自主组织开展评审。高等学校应着眼于本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范围内,立足人才队伍建设现实和长远需要,在保证重点、保证质量、预留一定发展空间的前提下,科学编制年度及未来3-5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计划,自主开展常态化评审。要按照公布岗位信息、个人申报评审、学院(系)考核推荐、申报材料公示、学科评议组评议、校评审委员会评审表决、通过人员公示、颁发资格证书的程序规范开展评审工作。四是高校自主使用评审结果。高校依据职称评审结果,自主对评审通过人员颁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并签订一定期限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合同,并自主加强受聘人员管理;高校自主评审结果仅在本单位有效,专业技术人才跨单位流动的,其职称需由流入单位按规定进行评审或确认。此外,《意见》明确要强化对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监管。《意见》明确: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通过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巡查抽查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考核制度等,加强对各高校开展自主评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确保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