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2021年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和首批"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学校始建于1953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正朝着"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学校设朝晖、屏峰、莫干山、之江四个校区,占地面积3550亩,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236人,其中专任教师2363人,正高级职称教师53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0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26人。截至2020年9月30日,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9383人;在读各类研究生11250人(博士研究生95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444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35人,攻读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1019人);成人教育学生7669余人;留学生1160人。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具有MBA、MPA等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具有本科毕业生免试保送研究生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三年在各类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国际级奖40项、国家级奖296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继续深造率35%以上。
二、学院及专业介绍
我校美术类专业办在设计与建筑学院,设有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4个专业,面向美术类艺考生按设计类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末进行。我校于2006年拥有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9年成为设计艺术学省重点学科,2011年申报成功设计学一级硕士点,2014年具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现已同时具备学术型、专业学位和在职研究生三个层面的高层次设计人才的培养能力。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我校设计学科排在并列第8名,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邱均平等编著)中,我校设计学学科排名在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连续两个年度全国第9名,相对排名6.9%。2015年,我校设计学学科先后成功入围浙江省一流学科、"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学校首批八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我们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工科背景下"艺术+设计+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拥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创新设计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胜任设计学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型、设计创意型、工程管理型等高级复合型人才。我们坚持实行导师制、工作室制、以赛促学制、校企联合培养制等举措,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本科生升学率逐年攀升,2020年达28%,获免试保送研究生数占当届毕业生总数10%左右。近年来,学生在德国红点设计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等国内外各类权威设计竞赛中获奖达到800余人次。积极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家广泛开展交流,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英国法尔茅斯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高校形成稳定的学术交流于人才培养机制。
三、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设计学类;招生计划210名;艺术类分文理科的省份仅面向艺术类文科考生招生,不分文理科的省份不作文理科报考要求,分省计划如下:
专业 | 学制 | 学费 | 浙江 | 山东 | 江苏 | 湖南 | 河北 | 合计 |
设计学类(按类招生;含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 四年 | 10350元/人·年 | 146 | 16 | 16 | 16 | 16 | 210 |
注:所有招生计划均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最后公布为准;
四、报考条件
1.符合2021年计划招生省份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
2.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
3.身体健康,无色盲、无色弱。
五、专业考试
按各相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专业统一考试的报名办法、报名时间、专业考试科目等执行,我校不组织专业校考。专业成绩均采用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
六、录取原则
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招生省份该专业类别所在批次控制线,经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按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综合分相同,则按专业课成绩高低择优录取;若专业课成绩仍相同则参照当地省份相关的文化课成绩单科顺序择优录取(所在省份若无相关依据,则参照浙江省相关的文化课成绩单科顺序)。
综合分计算办法:综合分=文化成绩总分(当批次总分折算成750分制计)x50%+专业成绩(总分折算成750分制计)x50%。若所在招生省份按照平行志愿投档,则按照招生省份所在批次的综合分计算办法执行。
外语单科成绩要求不低于75分(总分150分制计)。若外语单科成绩符合条件的生源不足,则按外语单科成绩5分一档降分录取,最高降分不超过10分。
七、其它
1.新生入学后要进行全面复查,凡与规定不符或有舞弊行为者,即按有关规定查处。
2.我校招生工作严格按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以上所列内容如与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有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教育部规定为准。
3.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浙江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10032
联系电话:0571-88320032
传真号码:0571-88320501
电子邮箱:zsb@zjut.edu.cn
学校主页:www.zjut.edu.cn
招生主页:zs.zjut.edu.cn
附:专业详细介绍
1.环境设计
本专业成立于1995年,为校重点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全球当代视野、优秀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环境空间创新设计人才。重点解决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景观与城市设计,美丽乡村设计、环境设施与艺术陈设设计等人居环境中的创新创意设计问题。学生一年级以通识课程以及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为主;二、三年级学习模型语言、中外建筑史、设计思维与表达、场地设计分析、 小型建筑与庭院景观设计、住宅建筑与室内设计 、植物造景等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三、四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学习传统园林、展示设计、公共建筑设计、专项室内设计、专项景观设计、建筑改造与更新、城市规划、工作室实践等选修课程。毕业去向:本专业自开办以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和设计能力,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5%,考研和出国留学率达30%以上。毕业后可进入机关与事业单位、设计机构与科研院所,从事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艺术的设计实践、设计管理与教学工作,部分学生于各类院校从事设计教育,或进入各类国内“985”、"211"著名高校及欧美发达国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公共艺术
本专业始建于2006年,当许多人还在公共艺术与雕塑之间的概念认识不清之前,我系已是全国最早几所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老牌"新专业。在学科划分上,公共艺术(专业代码050430S)就已是与艺术设计学科齐名,直接写入国家名录的二级学科重要新学科。在城市与乡村建设从粗狂同质走向集约精致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大拆大建的景象越来越不多见,而精准化提升空间形象品质的专业设计人才却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的重视。在产业内部,许多空间设计方向的先进企业都设有专门团队经营跨界属性极强的公共艺术设计与营造,公共艺术所涵盖的跨界艺术专业魅力正成为传统设计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共艺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塑造各类空间形象专业艺术设计人才,教学特色上既有注重传授传统空间设计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学,又有创新性艺术造型能力的教学方式。主要课程有:公共艺术与科技、材料与工艺、建筑与环境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城市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规划与设计等。由于毕业学生在空间形象塑造和创意造型上体现的突出"公共艺术"素养,巧妙介入了城市建设的新发展趋势,深受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传统行业以及数字化空间艺术新型行业的好评。我系的近年的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不乏进入国际设计公司和国内知名地产企业、设计公司及设计大师工作室的佼佼者。在升学率上本专业也百花齐放,多名学子考入了诸如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基础设计学科(原研哉所在学科)、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设计专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
3.视觉传达设计
本专业旨在培养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具有平面设计,信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空间平面设计能力的专门人才。专业下设三个模块课程,分别为品牌整合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和多维信息设计。学生一年级以通识课程以及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为主;二、三年级学习包括字体与版面设计、图形语言、动态图像、动态图形、海报设计、标志与CI设计等视觉传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三、四年级进入模块课程学习,学生会从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服务设计、媒体脚本设计、视频设计、界面交互设计、用户研究、信息图形设计、空间信息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等课程中选择相应的模块学习。毕业生可面向专业设计机构、互联网企业、传媒机构、设计院校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设计、管理、教育等工作。
4.数字媒体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并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在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内,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工具,从事动画、数字游戏、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数码视频剪辑等数字内容创意与制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本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科技与艺术的整合能力、以用户为导向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为产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创意制作能力。毕业生可面向互联网、动漫游戏、传媒影视、文化创意和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在学期间除了大类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外,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动画运动规律、视听语言与实验影像、创新思维、数字插漫画设计、移动媒体应用设计、编程基础、影视特效、三维动画、动态图形、游戏设计、虚拟现实设计、交互设计、艺术与科技实验创作、开放媒体与创新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