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0级“智能技术及应用实验班”招生工作的通知
2020级工科类专业新生:
为深化我校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大需求,经研究,决定从2020级理工类新生中选拔部分优秀生,组建“智能技术及应用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培养在实际工程领域中掌握智能技术应用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实验班简介
人工智能是以机器为载体,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智能,使机器能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2017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018年4月,作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当前,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整个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和政治都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革命性影响,智能技术及应用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学校组建的实验班,是由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以及信息工程系等多学科在智能技术应用领域上的交叉融合,培养在实际工程领域中掌握智能技术应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实验班的培养目标
实验班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是智能技术应用与多学科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培养掌握智能技术应用相关交叉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跨学科思维能力,具有良好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际工程领域中掌握智能技术应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经过主辅修专业和实验班的系统学习,不仅在主辅修专业的传统工程领域,而且对工程领域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运行维护等方面有较深入了解,胜任工程领域中智能技术应用实际项目的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优秀学生除了主辅修专业外,还可继续攻读电子与通信、智能信息处理、机器人、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等相关学科的更高学位。
三、实验班毕业主要去向
学生毕业后不仅可在主辅修专业领域工作,还能够在与智能相关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制造、智能金融等相关行业及企事业工作。
四、实验班培养特色
在大一下学期期初组建实验班,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共六个专业中选择不同学科的任意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作为主修专业,另一个作为辅修专业。
学生修读的学分包括三部分:(1)主修专业165学分;(2)智能技术及应用类课程45学分,其中30学分可直接认定为主修专业165学分中对应课程的学分;(3)辅修专业指定核心课程15—18学分。
学生修满上述第(1)部分和第(2)部分学分,共计180学分,经审核符合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的,发给主修专业的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和辅修课群组的辅修证明。
学生修满上述三部分的学分,共计195—198学分,经审核符合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的,发给主修专业的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和辅修专业的毕业证。
2.实施全过程的应用型和跨学科培养模式
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械、通信、电子等学科在智能技术方向的交叉复合与相互渗透,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实验实践、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活动。
五、实验班的规模与生源
从2020级全校工科类专业优秀学生中择优选拔60人组建实验班。
六、实验班的管理运行机制
1.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学方面的总体指导和协调,学生处负责学生管理方面的总体指导和协调,电气工程系负责“实验班”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
2.实行滚动管理模式。进入实验班的学生,经过1学期的学习,对不满足培养要求的,实行淘汰制度,退回原专业学习,实行原专业培养方案。
3.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共六个专业中选择不同学科的任意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作为主修专业,另一个作为辅修专业。
4.相关收费
(1)进入实验班前或专业分流前,按高考录取专业的学费标准收费;专业分流后,按所修读专业的学费标准收费。
(2)学生修读智能技术及应用类课程中直接认定为主修专业的30学分,不收费;超过165学分部分,执行优惠收费制度,每学分按所修读辅修专业学分单价的40%收费。
(3)课程需要重新修读的,按学院相关课程重新修读收费标准执行。
七、实验班的选拔
1.报名原则:自愿报名、择优选拔。
2.选拔流程:学生在大一上学期期末提出申请,学院根据大一上学期期末成绩绩点排名、高数成绩、面试等环节择优选拔,大一下学期初正式组班。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