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前对自身做全面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报纸杂志也呼吁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要从自身的兴趣出发。的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是现实又是怎么样呢?
有机构曾做过专项调查:有超过42%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近68%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
显然,仅仅靠兴趣来选择自己的大学专业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一个人喜欢导游专业,但是性格内向,羞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在这个专业上,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相互矛盾,就难于在此领域有长足的发展。
究其原因,是我们在过分强调兴趣重要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另外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人的天赋和性格。
职业定位是基础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相信不少人会不知所云。当前教育对职业规划理念灌输的滞后和缺失,使得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出现短视现象。他们无法站在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的角度去选择自己的专业,而是把自己一时一刻的好恶和想法当成自己专业选择的标准。
考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甚至是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如果自己所学非爱,所学非长,毕业后难于做到人-职匹配,自己大学四年的努力效果将大打折扣。
考生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职业生涯发展的长远眼光去考虑自己专业的选择,这样才能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我定位是关键
高考志愿填报,首先是一个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的过程。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生填报志愿前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估,不能单纯地依靠兴趣去选择自己的专业,更要考虑到自己性格、天赋能力等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兴趣可以告诉你喜欢什么,而性格可以告诉你适合什么,天赋可以告诉你擅长做什么。只有当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定位自己,从而在高考专业选择时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