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清华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10-62782051,010-62770334

官方网址:https://www.tsinghua.edu.cn http://www.join-tsinghua.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清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日新书院

时间: 2022-04-06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2810 收藏

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负责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书院坚持强基固本、综合创新的方针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人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科学史系的顶尖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历史学类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发源地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张荫麟、邵循正、吴晗、周一良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形成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诸多蜚声中外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渐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1985年,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1993年重建历史系,2003年所、系合并形成新的历史系。2000年,历史系获批专门史博士点,2006年,历史学获得一级学科授予单位,2007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专门史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1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认定。如今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学术梯队合理,学科齐全,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学术新生长点多,已成为国内历史学科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021年,历史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师资队伍

历史学科共有教师26人,包括教授16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另外,出土文献中心有专任教师14人。

3、教学与科研条件

历史学科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国家一级学科。中国史在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其中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居于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本领域有推广价值的两个国家专利。世界史在西方史学理论、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专门史(特别是中西文化交流、环境史、思想史)等方面实力突出。

历史学科有2门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课程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7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和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重在培养出色的材料搜集、解读、分析能力和严谨的学术写作能力;通过系统了解人类既往生活,博取众长,为我所用,更好地把握当下,规划未来,迎接世界新的挑战。

培养要求:

1. 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吸收世界各大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培养深入分析和阐发中西方史学基本资料,批判性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思想观点的人文学科基本能力。

3. 系统阅读一批中西方历史学经典著作,基本掌握中西方史学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与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4. 具备能够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初步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具备一定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素养。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将进入日新书院单独编班,与书院内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及古文字学方向协同合作,整合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探索历史学与社会科学(政经法等)相融合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在培养中强化科研协同育人,积极吸纳学生进入研究项目团队、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交流机制,为本科生的互派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及建立网络共享的国际课堂等提供支持。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五、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外语课(历史专业要求修读第二外语4学分)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研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分设中国断代史、世界国别史、专门专题史三大类别)。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包括书院专设的暑期外语训练、全球胜任力和海外实践等环节。

5. 综合论文训练,包括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和学术论文训练(seminar读书班)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


哲学类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哲学系由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人创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被视为20世纪前期清华学派的主要支撑。1952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哲学系一度被撤并。新的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于20005月,目前下设八个二级学科方向,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和政治哲学,专业方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影响力不断提升。2013年,清华哲学专业世界大学学科评价(QS)排名第29位。2021年,哲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哲学学科入选2020年度教育部基础科学拔尖计划2.0基地。

2、师资队伍

1)哲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25人,包括教授16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1人。成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拥有全国一级学会会长2名,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2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理论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召集人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 名;另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 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名、清华大学百人工程”1 名。

2)哲学学科师资队伍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现设有三个国际讲席教授(团),其中金岳霖逻辑学讲席(团)(由Johanvon BenthemMartin StokhofDag WesterstahlJeremy Seligman四位国际著名的逻辑学和分析哲学教授组成,其中一人是荷兰皇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的双聘院士,一人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均为所在大学的讲席教授)已受聘三年,成效卓著。贺麟西方哲学讲席(团)(由Otfried HoffeMichael BeaneyCharles TravisRobert Stern四位欧美著名哲学家组成,其中有英美分析哲学学会的主席、英美权威哲学杂志的主编,均为所在大学的讲席教授)已正式受聘到位。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哲学系现有四个校级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秉承1925年创建的清华研究院(国学门)的精神,致力于为发展国际化的中国文化研究做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阐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该中心建立的两个文库,使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馆藏水平进入国内高校的最前列;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传承与发扬金岳霖创立的重分析、重逻辑的哲学传统,研究团队由清华阿姆斯特丹大学12名学者联合组成,发表了系列成果,学科带头人的学术专著获第七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成为逻辑学领域近10年空缺之后的首个获奖成果;道德与宗教研究院致力于道德与宗教开展全方位的科研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得立项或滚动资助。这些平台为哲学教学及科研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为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学术前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响应百年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蓝图,遵循“中西兼重,博通古今”的一贯理念,清华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专业知识,传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哲学通才和哲学专才,力求通过四年的系统培养,使哲学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学科的经典与前沿,大幅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论证能力,陶冶发展阅读哲学原著、写作哲学论文和开展哲学交流的素养,真正具备在哲学学科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质,从而助力百年清华“中西汇通,文理交融”的培养目标。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1. 以哲学一级学科为平台,按照哲学八个二级学科设置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哲学学科教学培养体系;

2. 坚持人文基础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哲学专业学术人才培养和高层次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培养原则;

3. 采取小班化教学、精细化培养的模式,设立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实施一对一培养指导。

4. 注重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已与众多国际一流名校签署长期合作协定,定期邀请国际学术名家开课讲学,互派双边学生进行中短期的学术互访。

5.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6. 2021年起建设拔尖计划学生培养基地暨哲学学堂班,采用哲学+X”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格局、人类情怀,立足中国文明,具有清华风格,形成原创思想力的一流学者、哲学家或思想家。

五、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外语课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哲学导论);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包括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美学等方向)。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包括书院专设的暑期外语训练、全球胜任力和海外实践等环节。

5. 综合论文训练,包括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和学术论文训练(seminar读书班)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清华大学中文系前身为1926年清华学校大学部设立的国文系。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国文系改为中国文学系。此后,清华中文系名师汇集,陈寅恪、赵元任、吴宓、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俞平伯、王力、钱玄同、许地山、郭绍虞、罗常培、杨振声、朱光潜、王瑶等名师均曾在此任教。1985年,中文系复建,之后迅速搭建起了学科齐备的学术平台,形成了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强调中外融合、古今贯通、文理交叉的教学理念。在QSU.S.News等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包括中文与外文在内的现代语言学排名国际前列,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1年,汉语言文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古文字学方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汉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清华大学古文字学研究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涌现出王国维、陈寅恪、杨树达、闻一多、陈梦家等一批大师学者。新世纪以来借清华简入藏的契机,于20089月成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先生担任首任中心主任,对清华简进行保护、整理与研究,同时开展其他古文字材料(如甲骨文、金文)与中国古代文明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先后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领域唯一国家级基础文科协同创新中心等。2015年清华大学实施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创新拔尖人才计划,成为古文字学及出土文献研究人才培养的试验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本研究方向已在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在以文、史、哲为学科依托的同时,也成为新一轮拉动文、史、哲发展的引擎。

2、师资队伍

中文学科拥有一支“小而精、高水平、高质量、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27名,其中教授19名(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1名),副教授8名。近年来,中文学科教授获得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古籍整理研究成果奖等奖项50余项,其中重大学术及文学奖项有第三届思勉原创奖2016)、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9)、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老舍文学奖(2014)、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5)、意大利卢卡·帕西奥利奖2013)、德国安内莉泽·迈尔奖”(2018)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清华大学古文字学方向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人文学院历史系、中文系等相关培养单位共有本研究方向导师21人,其中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1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授和研究员10人。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中文系目前拥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中心、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实验室、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及《数字人文》学刊等资源平台,常年邀请著名国际学者、作家、艺术家来校讲座并组织各类国际研讨会,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同时,在学生选拔、导师指导、学术训练、奖助制度、国际交换、留学派遣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为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等,为古文学研究方向提供学科基本教学保障,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为古文字学研究提供了科研条件和资源平台。该中心是“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体单位,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成立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单位,中心下设4个研究室,分别为甲骨金文研究室、清华简研究、秦汉简研究室、文物保护实验室。其中甲骨金文研究室已建成国内一流的甲骨文研究团队,现阶段以编纂《甲骨文摹本大系》为科研重心;清华简研究室以整理研究“清华简”为核心任务,兼及其他战国文字材料研究,目前已处于引领学科前沿的地位;秦汉简研究室以整理研究近年新出土的五一广场东汉简、敦煌悬泉置汉简等为重点工作;文物保护实验室则依托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古文资料保护、图像采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以上四个研究室已基本实现对古文字学所含相关研究领域的全覆盖,并初步形成了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中心以建设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为目标,并与芝加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古文字研究人才提供条件。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兼具通识素养和中文专业基础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深厚人文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阅读专业作品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人文学科知识基础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够从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形成自身合理判断,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和论点,能阅读外文学术著作及交流学术观点。在拥有专业水平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之外,同时具备扎实的古今语言文学基础与感知真、善、美的价值判断能力,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坚力量。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要求是:

1)注重中外结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具备较深广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独立研究、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扩充、完善自己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需求,胜任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文化工作。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利用学校及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强调基础课程、学科交叉与专业训练三结合,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中外融合优势的人才。本科培养阶段实行名师授课和新生导师制,突出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综合论文训练)环节。

其中古文字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聚焦甲骨学、青铜器学、简帛学等冷门绝学和关键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养、突出的创新能力,有志于古文字学研究,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

古文字学方向将进行本研有机衔接培养。本科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建立广阔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内生的研究兴趣和志向。

三、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化交叉与自由发展课程。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古文字学方向将在大一第二学期选拔,组建教学班。作为交叉学科,本方向设置的基础课程,可在历史、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可以置换学生所属学科的专业课程。在修满规定所需课程学分、完成社会实践、完成通过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授予学生所属学科(文学、历史、哲学)的学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进入日新书院单独编班,与书院内历史、哲学及古文字学方向协同合作,整合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创新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并以多元化的国际培养环节拓展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在培养中强化科研协同育人,积极吸纳学生进入研究项目团队、实验室(计算语言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交流机制,为本科生的互派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及建立网络共享的国际课堂等提供支持。

古文字学方向作为交叉学科,设置“古文字学专业必修课程”,与文史哲专业学生统筹培养,同时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

本科毕业时符合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方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五、课程设置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外语课等。

2.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研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包括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相关方向),其中古文字方向必选课程包括古文字学、甲骨学通论与资料选读、青铜器铭文通论与选读、战国文字通论与资料选读、秦汉出土文字资料通论与选读等。

3. 深化交叉与自主发展课程,包括本专业深化课程、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

4. 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包括书院专设的暑期外语训练、全球胜任力和海外实践等环节。

5. 综合论文训练,包括经典研读或主题研讨和学术论文训练(seminar读书班)和第四学年的毕业论文。


书院配套保障

日新书院承担着强基计划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和古文字学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其中哲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日新书院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采用通专融合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精深的人文专业知识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能够运用多种语言从事学术研究、知识和思想创造的人才,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新人文学术的建设。

日新书院以“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为办学宗旨,强化“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理念,重点依托人文学院五个一级学科及相关文科院系的顶尖师资,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有效衔接。着力营造潜心育人、师生从游、濡染观摩的书院式教学环境。

1 特色课程体系

人文基础课、牛津tutorial研讨课、专业主修课、交叉深化课、小学期各类实践课和融Seminar学术训练于一体的毕业设计等各课程版块,构成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同学们可以通过巧妙的课程组合自由实现跨学科个性化课表的生成。

2 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

古文字学方向分流在同学们充分了解、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在大一学年末确定。哲学拔尖计划将遵从同学们的自主意愿,推行哲学+X模式,于大一学年末组班。书院立足人才长远发展,探索建立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对于学术志趣浓厚、学术禀赋突出的学生,制定个性化衔接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和主动性,加快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 国际化培养

日新书院得到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中心的全力支持,拥有更宽广的国际化培养平台,大一学年即可参与中外师资共同授课的专业外语训练,中高年级逐渐展开国际化特色课程和海外实践,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研究合作等也在有序推进中。

4 师生从游

日新书院的学生是书院的主人,可以筹划、举办从游沙龙,引导学术志趣,提升研讨能力。可以访谈课程教师,为大家答疑解惑,推介优秀课程。定期进行的“南十小谈”,院长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导师制覆盖书院每一名同学,师生或开展读书会,共同阅读写作,或边喝咖啡边畅聊热点话题,或节日聚餐,和睦相处,共同成长。书院师生从游,学生有充足的机会与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感受有温度的教育。

5 有活力有温度的书院大家庭

日新书院有贴心的辅导员和完备的学生工作体系,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定向越野、团队训练营、新生舞会、学生节、趣味运动会、“书院杯”篮球赛、同读一本书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同学在集体中成长,在书院中绽放青春。

分数相近院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