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奖颁布,我校斩获高于上年
校园新闻网讯 近日,2021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奖结果公布,我校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徐达文教授获得青年科技创新奖;仇丹教授团队的营养强化剂复核微球关键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程晓民教授团队的零件复杂结构水射流磨抛加工技术及装备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沈剑副教授团队的低碳醇胺化过程中有害杂质催化抑制与高效分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张水潮教授团队的城市道路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运营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项目获得三等奖。
徐达文教授指导研究生
徐达文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字媒体安全、信息隐藏、隐写与隐写分析、数字水印、数字媒体取证等技术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安全的密文域高载荷视频信息隐藏方法,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隐私性的同时,对密文视频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标注或认证。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1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各1项。
程晓民教授做实验
程晓民团队历时十余年攻关,首创零件复杂内腔宏观结构的完整保形和细节结构的微观去除的精准调控技术;开发出零件复杂内腔细节结构的水射流精密磨抛装备-工艺-工况的约束优化技术;发明了水射流磨抛系统噪声抑制与消声和零件细节区域磨料滞留的干扰协同技术;研制出水射流磨抛装备的精密直线驱动与零件细节结构智能磨抛的反馈控制技术。共获日本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18项。研究成果在芯片、模具、轴承、阀体等零件超精密加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并推广到太阳能电池、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企业。2018-2020年间,该成果新增销售额4.83亿元,新增利润7253.12万元。
沈剑副教授做实验
沈剑团队从事化工过程强化方向研究,通过对低碳脂肪胺产品中有害杂质影响产品应用和出口问题的研究,解决了生产过程的物耗能耗和“三废”排放的卡脖子问题。团队成员分离和鉴定出了有害杂质的结构、阐明了产生机理,通过催化剂改进和先进分离工艺的开发,提升了产品纯度和品质,扩大了应用范围,同时降低了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该项目成果在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应用后,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21.31亿元、新增利润2.67亿元、新增税收0.4亿元。
张水潮教授团队开展现场踏勘
张水潮团队从事智慧交通领域研究,针对城市道路停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收费管理难、欠费追缴难、违停执法难”等问题,建立了交通大数据驱动下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及管理方法体系,研发了面向复杂环境的停车行为视频辨识技术,首创了交警、城管及停车运营企业的协同管理系统,形成了“停车收费、欠费缴纳、违停执法”管理闭环,目前已在宁波市区道路停车泊位优化与智慧化改造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并在嘉兴、舟山等城市进行了推广应用。
市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创新特别奖、青年科技创新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科技创新特别奖、青年科技创新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数量分别不超过3个和10个。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不超过10项,二等奖不超过20项,三等奖不超过50项。
本次科学技术奖成果的获得是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佐证。学校积极开展“双百工程”,建立平台,对接企业,解决难题,实现了企业效能提升和学校研究水平进步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