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震旦职业学院迎接万难 奔赴热爱|追溯创作幕后的苦与甜
中国教育在线讯 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展综合类视频评选结果揭晓,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东方电影学院斩获佳绩:2018级音像技术专业学生朱晋蔚微电影作品《骑士》荣获二等奖、2018级影视编导专业学生李滨丞、朱晋蔚微电影作品《桎梏》荣获三等奖、2018级影视编导专业学生夏欣仪微电影作品《荒岛旧事》荣获三等奖。
《骑士》
指导老师:任艾丽、杜闻、张苏昱
《桎梏》
指导老师:杜闻、居君裔
《荒岛旧事》
指导老师:叶子、居君裔
“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展自2016年开始举办,六年来累计吸引了上海60多所高校及长三角地区高校数百万名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不仅集中展示出上海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更是打造出校园创意、创新与文化产业园区对接的桥梁,而不少青年大学生正是通过“汇创青春”这一平台,走向社会和更为广阔的成长领域。
东方电影学院自2018年参加“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展表演类、综合视频类比赛以来,共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和影视编导专业、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以及音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发展的舞台。
获奖影片中《骑士》和《桎梏》
都出自18级音像技术专业的朱晋蔚同学
有幸与朱同学畅谈了
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后
小编感叹他的执着之心
关于导演
简短有趣的介绍之后
让我们一起跟随他
去领悟电影背后的
艰苦与收获
关于影片
Q:朱同学,首先恭喜你的两部影片获奖,现在心情怎么样?
A:当知道获奖之后,我的心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静的。获奖也是对我这个阶段的认可。总之还是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一起奋斗的同学们。
Q:看了《骑士》这部影片之后很感动,这影片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A:《骑士》主要讲的是疫情期间的上海,外卖小哥得知医护人员将要出发援鄂,克服各种困难给医护人员送上面包的故事。2020年疫情席卷了全球,全国人民都统一战线一同抗击疫情,《骑士》便是疫情期间创作的。影片灵感来源于在疫情期间的上海,外卖员给医护人员送餐的新闻,也是在新闻里挖掘小人物的故事。想通过这部影片,来宣扬小人物的坚毅坚韧,传递正能量。
Q:讲一讲《桎梏》这部影片吧,创作灵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吗,能否分享一下?
A:《桎梏》其实是我的毕业作品,当时也是基于一则新闻有的灵感。<83岁老太毒杀46岁智力残疾的儿子>,我从小生活在弄堂里,自身周遭也接触过相似的家庭,所以给我的感触也特别深刻。我们看到的都是阳光下的场景,在看不到的阴暗角落里有许多无奈,这部影片也是想呼吁大家更多的关注这样的家庭。
Q:《骑士》这个片名结合影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给外卖小哥的称赞,那《桎梏》这个片名有什么寓意吗?
A:桎梏有囚禁、束缚、压制的意思,也是想表达影片中的母子被生活、被家庭、被身体束缚着。
关于团队和收获
Q:讲一讲《骑士》和《桎梏》团队的故事吧
A:整个创作流程两部影片都差不多,剧本-沟通-拍摄-剪辑-成片,我就主要讲一下《骑士》吧。去年疫情最严重时期有许多感人事迹让我感触较深,所以当看到那则新闻之后,就开始着手构思《骑士》的剧本,从构思到初稿只花了2天时间,十月底开始做准备;十一月下旬沟通环节、开拍,拍摄了大概五天左右;十二月底完成影片初稿,之后就一直在打磨完善直到交片。从前期沟通到完片,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每每我撑不下去想放弃的时候,任老师都会很及时的给我心理疏导,默默的陪着我,让我有了坚持下去信念;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每一个镜头都像我自己的孩子很难割舍,杜老师则给了我很多建议,去掉繁琐不必要的镜头,让影片更精简。还有就是和我一起奋斗的二十多个小伙伴,制片、编剧、场记、灯光、摄像……感谢大家一起扛起这些重要角色,在完成这部作品的同时,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更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刚组完拍摄团队时,其实大家都不是特别熟悉;我组织大家吃了一顿饭,不仅让大家互相熟悉起来,也提前了解组里各个人员,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的不同,给大家分配不同的工作。比如道具组的工作是根据排片表来安排道具,所以两个场景之间道具的细节统一就很重要;所以安排女孩子在道具组,就能很细心的还原上一个场景的道具细节,减少场景间穿帮的可能性。
Q:那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惊喜与挑战?又是怎么克服其中的困难的呢?
A:要说挑战的话,整个创作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从前期沟通到组织拍摄团队再到后期剪辑,都困难重重。在拍摄《骑士》和《桎梏》的过程中,每位老师和小伙伴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前期张苏昱老师在帮忙联系医院和面包店的场地,因为要走很多流程和手续,时间又特别紧,张苏昱老师联系了祝院长和其他老师,连周末也在沟通,很不容易的将场地确定下来。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刻,因为我是音像专业的,学的都是影视方面的东西,对于演员刻画心理不是很了解。因为经费有限,请来扮演老母亲的演员在广告和影视剧中的专业程度更偏向于前者。在拍摄《桎梏》时有一幕:细小的伤口给老人带来的影响,一些细节情感很难把握,但是拍摄又不得不继续。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就和老演员讲解,把伤口想象成是在手上蠕动的毛毛虫,试了几次之后感觉就来了,拍摄也顺利进行下去。
Q:创作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A:嗯,对!课堂中的教学和现场拍体验完全不一样。我们在课堂中学的理论知识,可以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得到思考和巩固;在书本中体会不到的东西,也在实训中醍醐灌顶、举一反三。无论是这次影片还是之前的每一次实训,我们都可以在团队里体验不同的岗位角色,这样的安排其实也是给我们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往更全能的方向发展。
关于未来
Q:朱同学,对于未来的发展,自己有什么规划吗?
A:我最开始并没有接触过影视方面的东西,后来进入震旦东方电影学院之后,老师们的教导让我对影视这块有了很深的兴趣。今年我已经通过专升本,未来我还会继续影视这方面的学习。
关于评价
#采访完朱同学,我们又和任艾丽老师聊了聊#
Q:任老师,您对朱同学或者这两部影片有什么评价吗?
A:朱同学是一个认真、耐心、肯钻研的同学,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一直泡在我们办公室,他可以在一个场景上面琢磨很久,甚至可以研究调色到凌晨四点,后来我们都戏称他为“朱老师”。两部作品创作都不容易,影视的创作我们也都知道,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投入都很大,幸运的是《骑士》刚出剧本的时侯获得了创投,加上从项目里给投的钱,也让这个好作品能呈现在大家面前。《骑士》和《桎梏》其实都是在同学们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中挖掘出来的,“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教”也是我们学院一直秉持的教学特色,每次实训老师参与但不干预,适当的给学生们专业的指导,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实训和比赛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和创作热情,让学生们更自主自发的投入进去。
分镜头手绘稿
有趣、有料、有“艺术家”的气质,是小编和朱同学聊下来后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正是因为对影视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震旦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人生没有独木桥,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学只是人生的起点。在震旦找到自己的定位,遇到合适的舞台,总会绽放出光芒。
截至日前,东方电影学院再次斩获佳绩: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中,2017级音像技术专业李金成、蔡梦龙同学的微电影《礼物》和蔡梦龙同学的微电影《异乡人》均荣获上海市艺术作品类微电影专场乙组(艺术类专业)二等奖。
祝华东老师的论文《美育教育融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荣获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