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殊闲教授作“从家教到家风——‘清廉东坡’的当代启示”专题讲座
潘殊闲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以家为切入点,溯源了中国家族、家庭、家训、家教、家风传统,详细分析了“三苏”的家教与家训、“三苏”家风的特色与“三苏”成长的关系,对“清廉东坡”的人格魅力、形象解读及当代启示进行了提炼和阐释。专题讲座中,潘殊闲教授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故事,展示了“三苏”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形象,论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教对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家庭和家族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在谈到“家庭与家族——从家教到家风”时,潘殊闲教授认为,“家教、家规是有关家庭教育、道德、伦理、生产、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规则、制度、方法、传统等。家教、家规可以是零散的,也可以是系统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他认为,传统家训文化的核心始终围绕治家、睦亲、教子、修身、处世展开,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旨在培养家族成员“忠、孝、仁、信、勤、礼、义、廉、耻”等道德品质,形成忠君报国、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团结、勤廉节俭的家庭氛围,以营造良好家风,教化子孙。他强调家风在家庭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家风具有锤炼个体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家庭内部团结,推动家庭整体发展的现实作用。家风能影响到族风、宗风、乡风,好的家风与不好的家风,对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熏染。在谈到“三苏家教与三苏家训”时,潘教授认为,三苏家风是三苏前后几代在家庭内部形成的一种具有苏氏特色的为人、为事、为生、为学、为家的风格与风尚,具体现在崇尚读书学习、追求上进、仁厚之心等方面。潘殊闲教授作专题讲座在谈到“清廉东坡”的人格魅力时,潘教授认为“清廉东坡”的人格魅力表现在:一是博学多才,苏轼兴趣爱好广泛,博学多思,在中国文化史上无人能出其右,是“自古文宗出西蜀”的最典型代表;二是博爱谦逊,苏轼爱护人才,奖掖后进,从不以导师自居,对朋友和后辈,总是嘉善而矜不能,凡有寸长片善,四处宣扬,见到短处,则善为譬喻,耐心开导;三是民本思想,苏轼深受孔孟“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主张仁政爱民; 四是强烈的责任感,在拯救徐州城的抗洪斗争中,苏轼自始至终;五是创新精神,苏轼性格豪爽,不喜循规蹈矩,善于求变创新;六是丰富阅历与丰富人生,苏轼一生命运多舛,频繁的政治迁徙,有如播种机,让他所到之处,广撒知识、真情和爱的种子。 在谈到 “清廉东坡”的形象解读时,潘教授指出,苏东坡一生浩气凛然,从无谄媚取悦;爱僧分明,是非明辨;淡泊名利;尚简尚廉,在治国理政、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苏轼主张“循理无私”;敬业奉献,造福一方;终生学习,勤于观察思考,慎重交友,乐观随缘,“苏轼一生坎坷不平,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苏轼都能做到随缘自适,乐观面对。”“潘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史料丰富,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思考,是一堂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也是一堂深刻的廉洁教育课。”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燕萍对此次专题报告作了点评,并就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出了要求。她指出,党员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善于学习苏东坡为民、务实、清廉的为官本色和“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做到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以身作则管好亲人和身边人,自觉涵养良好家风,以过硬的家风锻造过硬的作风,以过硬的作风塑造清廉的党风政风,以实际行动清正校风、教风、学风,构筑新时代清正廉洁的高校教育生态。
👇立志愿陪伴高考生及家长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豆豆老师
回复“省份/学校名称+高考”
即可加入相对应的升学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立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