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思政引领、课程筑基、实践赋能、科教融合,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时间: 2020-06-30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浏览量: 1691 收藏
省重点省级选调生原冶金部博士点硕士点保研资格
江西省/理工类/公办/江西省
排名: 第169名
综合指数: 61.84
热度:17455K
本网讯 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58年建校时期的矿业系,2006年成立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2020年更名为现在的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 长期以来,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各专业密切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秉承学院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笃思力行、求实创新的培养理念,聚焦“思政引领、课程筑基、实践赋能、科教融合”四个维度,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 “厚情怀、宽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一)教育教学主要做法、举措 立德树人、红色传承,强化思政引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理工文化为主线,每月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并依托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培训班、德育答辩、课程思政等载体,使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开展诵读一封红色家书、品读一本红色书籍、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参加一次红色研习实践活动,打造学院“四个一”红色文化实践品牌,同时举办红色走读活动、红色情景剧比赛、“一二•九”革命歌曲合唱比赛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顶层设计、交叉融合,重构课程体系 拓宽口径、专业交叉,构建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适应土木类专业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模块化重构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前1.5学年,专业类各专业课程设置相同,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专业类基础课程模块,以拓宽专业口径。专业分流后,各专业设置必修课程模块,并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形成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切实加强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优化整合,阶梯提升,创新测绘地信专业课程体系。注重课程间的内在衔接和交叉综合,将单个课程目标融入培养创新人才的总体目标中,从课程群的角度进行专业类知识能力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将专业核心课程分为空间基础能力课程模块、空间工程能力课程模块、空间创新能力课程模块3大阶梯式课程教学模块和1个阶梯式实践实训模块。 能力导向、思政融入,建设一流课程 以能力为导向,重塑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课程能力目标,注重课程内容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打破按学科知识体系编写的课程内容框架,按能力点模块化重塑课程内容体系;同时紧跟行业发展需求,适应新工科要求,与时俱进更新优化教学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中心,融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加强课堂互动,全面开展案例驱动、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查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 以课程为纽带,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均遴选确定了课程负责人,配备3~5名专业师资,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以能力相关课程为纽带,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效应,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以树人为任务,融入课程思政。紧跟新时代要求,构建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以及专业课程与思政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并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中;以“全国样板党支部”为引领,重点将政治认证、家国情怀、人文素养、时代要求、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做到“人人有思政、门门有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 校企协同、产学合作,培养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构建“两阶段”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行业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了5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聘请了60多名企业专家为校外兼职教师,实施全程联动的“校内+企业” 两阶段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培养方案修订、实践课程讲授、指导专业实习、指导毕业设计、参与毕业设计答辩等,提升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符合度。 产学合作创建“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对接新工科、数字化要求,加强产学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发 “组合结构构件力学性能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降雨作用下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动态分析虚拟仿真实验”“预应力构件多功能无损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水的良性社会循环虚拟仿真实验”等多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同时,与企业共建BIM协同设计实验室、土木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实验室、测绘地信创新实验室等多个数字化实践实训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融通融合、开放管理,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打破课程间知识的隔离,改革“课程+课内实验”的模式,设置专业独立实验课。同时开发实验预约系统,建立开放式实验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增加学生实验动手机会,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三融四驱”、科教融合,培养创新能力 “三融入”科研反哺教学,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将科研实践、学术研修、工程实训等融入师资建设,将高水平科研成果、优质工程案例、专业学科前沿等融入课程教材,出版特色教材13本;将现有江西省环境岩土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赣州市流域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学科平台,稀土研究所等大团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等大项目,融入教学平台,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途径,建设科教融合的优质教学资源,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四驱动”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课程驱动:以科教融合的课程内容,探究式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项目驱动: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引导吸收本科生进团队、进课题,开展创新训练,并基于课题项目及成果应用,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竞赛驱动:持续举办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基础力学竞赛等校级学科竞赛,极大地扩大了学生学科竞赛的参与面与受益面。同时全方位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高水平学科竞赛,点面结合,引领创新氛围。 兴趣驱动:组织学生成立了BIM研究会、土木结构设计学会、GIS协会等多个创新社团,以学习型团队组织模式,常态化开展创新活动;设立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和兴趣想法,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提出实验目标和实验方案,预约开展自主创新实验;成立学生科技服务队,主要利用暑期时间,突出专业特色,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新农村建设、水资源调查与保护等科技下乡服务。 (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人才培养成效 学生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增强。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为大型国企和央企,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40%左右;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均成长为技术骨干、项目负责人或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土木2016级雷羊飞等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宝钢优秀学生奖”;土木2018级陈萌获“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显著提高。近5年,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学生获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1项、银奖2项;获其他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0多项,其中代表性获奖包括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江西省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项,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第一作者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2项。 专业建设成效 学院4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获批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3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育人共享计划课程3门;出版特色教材13本。 (文、图/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编辑/曹泽)

👇立志愿陪伴高考生及家长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豆豆老师

回复“省份/学校名称+高考”

即可加入相对应的升学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立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