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填报
步骤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时间: 2022-06-01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22027 收藏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强基计划”深入总结了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是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院校是36所双一流A类高校,主要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备战强基计划,一般有四关要过,即高考、初审、笔试、面试(部分高校无面试)。在2022年新增了3所试点高校,共计39所。

在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明确指出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那么,什么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有哪些?高考强基计划该怎么解读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特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强基计划解读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即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的特点

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吸收原“自主招生”的优点。

①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

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

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入围学生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

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

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强基计划的招生定位是什么?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有哪些?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2020年共有36所十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 目前,参与“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已增加到39所,高考分数将是高校“强基”招生选拔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名单如下: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年自主招生有90所,“强基计划”试点学校减少到36所高校,教育部鼓励顶尖高校发展的意图非常明显,未来,不同高校之间差距更大。

▸强基计划的招生程序

如何确保强基计划招生的公平公正?

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

一是严格高校考核。

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组织实施高校考核,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公示。

规范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

三是加强违规违纪查处。

将强基计划纳入巡视和督导工作范围,建立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强基计划录取依据标是什么?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关于高考强基计划的详细解读

1、强基计划吸收了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优点。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①综合素质优秀,或②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政策看似调整很大,但选拔的标准其实没变:

①竞赛、②综评,两条道路仍然清晰、明确。

但应注意:

综评才是主流,竞赛是“极少数”学生破格录取的通道。

2、综合评价得到了政策支持。

高考后,根据①高考成绩、高校②综合考核结果、③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

“强基计划”的录取模式,可以说就是强化版的“综合评价”。

这几乎就是上海综评、浙江“三位一体”试点的成功做法,《意见》正式采纳、推广了浙江上海的好经验。

不同之处是:浙江三位一体在高考出分前测试;“强基计划”则是4月报名,出分后进行高校考核(程序见附录2)。

3、搞竞赛的学生,仍然有出路。

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要求,且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自主招生虽然被取消,但竞赛学生仍有出路,但应注意只是极少数。

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

这对于搞竞赛的偏科学生,更是利好。

4、裸分考生仍是主流。

“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

根据浙江“三位一体”经验来看,

①“高水平大学”,按照综合评价进行人才选拔,但同时会在普通批留出一部分计划。

②其他36所试点中的大部分高校,裸分录取应仍占招生计划的大部分。

5、强基计划综合成绩的组成

①高考总分

假设考生高考总分为750分,按比例折算=85分。

假设高考成绩700分,折算是79.3分。

②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

无非是两种:笔试、面试。

最终两项成绩折算为15分。

高考成绩既重要又不重要,最终的高校考核15分更重要。

6、录取批次

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强基计划录取批次,应属于本科提前批,在普通批次(本科一批)前进行。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1、选拔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招生专业不同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3、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

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

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4、录取方式不同

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

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5、培养模式不同

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

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强基计划培养什么人?

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总的来说,就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肩负起时代重任的关键领域学者、专家或领军人物。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

▸什么人适合报“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选不仅是高考成绩突出,而且是明确意向未来投身国家基础学科科研工作的人才,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哪怕你是状元——